自11月份起,流媒體大戰便打響了。
蘋果、迪士尼帶着自家的劇,相繼開始争奪這塊大蛋糕,劇迷的春天來了。
以目前成績來看,一開始便帶着四部原創開台劇的蘋果,野心很大。
而在這四部中,成績相對好的,就是今天介紹的這部——
《早間新聞》
the morning show

目前豆瓣 8.5分,imdb 8.2分。
卡司陣容強大,《老友記》中瑞秋的扮演者詹妮弗·安妮斯頓,在本劇中變身硬派的女主播艾麗克絲。
她的搭檔是史蒂夫·卡瑞爾扮演的金牌男主播米切·凱斯勒。
兩人在《早間新聞》欄目合作了15年,是電視熒幕中的“黃金夫妻”,是聚光燈下萬衆矚目且喜愛的名人。
然而接連兩個熱搜,不僅打破了兩人的關系,更是讓他們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甚至轟然倒塌。
首先,米切被爆性醜聞,所工作的電視台立刻辭退了他,所有人和他劃清界限,生怕他的負面消息影響自己的地位以及利益。
最糟糕的是,他本人連為自己開口的機會都沒有,隻能被動接受這一切。
艾麗克絲這邊也不好受。
在公衆面前應對這一切突發事件之時,還得保住想法設法保住自己多年來打拼的事業以及地位。
職場上所有人虎視眈眈,期待她犯錯而一蹶不振。
電視台想保住廣告商和觀衆,覺得她對觀衆而言已經沒有新鮮感了,想要借此機會換掉她。
競争對手處心積慮聯系性侵事件的當事人,讓自家的收視率上去。
甚至同僚也在緊盯着米切的空位...
總而言之,艾麗克絲腹背受敵,她頭上的光環有多大,身心受到的煎熬就有多沉重。
所有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考慮,隻希望這件事的熱度消散,不要在波及自己。
然而在這件事情上,某一個人名人的落馬,也就是米切性侵事件的揭發,并不代表這件事就此結束。
恰恰相反,這隻是打開了一個微小的口子,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後面。
這裡就要引入第二個熱搜事件,也就是本劇的另一個女主瑞茜·威瑟斯彭(《大小謊言》女主、奧斯卡影後)扮演的布萊德莉。
與艾麗克立刻撇清關系、隻為自己利益考慮不同,布萊德莉可以說是極為難得堅守自己的新聞理想。
她能力出衆,但工作卻換了一個又一個,因為沒人喜歡她,上司甯願将好的職位給比她差勁多得多的人,也不願給她。
隻因為她太偏執,不為資本妥協,拿理想當飯吃。
去煤礦采訪,助理被不了解真相的憤青打倒在地,與此同時還罵她報道假新聞。
她一氣之下,揪起對方衣領質問對方,什麼是假新聞?什麼是真新聞?
對方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她又問對方:“告訴我五個關于煤礦的事實,我就放過你!”
但對方吞吞吐吐,同樣什麼也說不出來。
真實,太真實了!
類似事件在現實層出不窮,很多人明明根本不了解事情本身是什麼,他們也不在乎真相是什麼。他們想看的隻是熱鬧,想找的隻是樂子。
事件到底怎麼樣子他們不在乎,有沒有真相大白也無所謂,随意站隊,對不符合自己觀點的一律反對。
他們參與這些事件,隻是借着這些事發洩自己的怒火,不需要思考,而如果真的有一個真相的話就是:人們并不想知道真相。
布萊德莉的這段事件被别人拍了下來,發到網上,沒想到一下使她火了起來,成為網紅。
這件事也使得她在原有工作環境呆不下去,主動辭職。
而這一邊艾麗克絲所在的電視台,要采訪她,緩解米切性侵案的影響。
然而在采訪中艾麗克絲質疑她的視訊有表演成分,對此布萊德莉見招拆招,毫不示弱,使得她比原來更火了。
對于原本地位岌岌可危的艾麗克絲來說,為了獲得主動權,她發現了一個可以扭轉自己局面的機會。
在一場領獎活動上,主動宣布自己的新搭檔是布萊德莉。
此舉震驚衆人,更是布萊德莉所意想不到的發展。
不過艾麗克絲這一招恐怕并不能完全如願,布萊德莉可不是那種聽話、任人拿捏的乖乖女。
事實證明确實不是。
在後來采訪米切性侵事件的當事人時,她沒有按照事先預定好的劇本排演,而是透過當事人的口,讓我們發現更深層次的職場文化。
作為新聞職場劇,《早間新聞》的專業性自然不能與經典的《新聞編輯室》相提并論。
它将各種議題——堕胎、職場性騷擾、家庭問題等等與辦公室的狗血關系糅雜在一起。
表面上是各種辦公室亂搞、職場利益競争、資本主義充斥的商業化新聞環境。
實際上,雖然并不是很深入,卻映射很多現實問題。
比如僅僅第四集小高潮關于對受害人的采訪,直指職場文化。
我們看到,受害人有時候不僅僅是受害者,甚至也成了加害方。
而對權勢人物的曝光,雖然可以在一時給大衆迎來深深的滿足,但并不代表解決了問題。
這種涵蓋系統性、毒性隐藏在暗中的整體性問題,才是培養一個個惡性事件的土壤。
而在我們面對輕薄的閃亮螢幕時,這些黑暗是不被觸及的。
它們不動聲色、不觸及法律、卻能把生活摧垮,可謂毀物細無聲。
點贊是個好習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