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作者:曆史求知所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日子,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莊嚴宣誓新中國的成立。從此10月1日就成為了全國人民普天同慶的重要節日。但新中國的開國大典為什麼會選在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呢?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開國大典

其實回溯曆史,當初毛主席等主要上司人所設想的開國大典時間還真不是1949年10月1日,彼時的中國大地在解放軍取得了渡江戰役的勝利後仍然殘留着不少的國民黨軍,華南、西南地區也還未解放,是以解放戰争還遠遠沒有結束。

原定的開國大典日子有可能是1950年的1月1日,但來自斯大林的一番話,令我國上司人改變了主意,決定提前舉辦開國大典。今天曆史求知所就來帶大家一起了解新中國開國大典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斯大林

如今10月1日的國慶節大家早已經習以為常,但在1949年初,并沒有人會知道新中國會在這一天成立。1949年1月1日的新年鐘聲剛剛敲響,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0日為新華社寫的新年獻詞《将革命進行到底》新鮮出爐,在這份新年獻詞中,毛主席在開篇不容置疑地宣告着“中國人民将要在偉大的解放戰争中獲得最後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這是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28年來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革命的勝利,是用2100萬烈士的犧牲而換來的人民的共和國。從1921年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可以查到姓名的犧牲的革命者足有370多萬,全國為革命而犧牲的共産黨員和革命仁人志士共有2100萬人。

身為無産階級革命領袖的毛主席,在影視劇中的形象是“意志如鋼”“不苟言笑”的偉人,但真實的毛主席對待群衆十分平易近人,尤其愛笑,但在其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裡,毛主席也多次落淚,他為中國的窮苦老百姓們受苦而掉淚,為犧牲的革命同志戰友而落淚。在晚年時毛主席曾說“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地想過?我是想過這個問題的。”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新中國是用千千萬萬革命先烈們的熱血換來的,而不是那些少數人的江山。如果最終再重新淪為少數人掌握大量财富,多數人飽受剝削生活困苦的社會,那麼無數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而在1949年3月23日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的時候,毛主席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什麼是進京趕考呢?就是說中國共産黨從此成為了執政黨,那些成為執政黨後所出現的問題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在中國共産黨身上,是以毛主席用“進京趕考”來比喻這是一場更大的考試,是一場更艱苦、漫長的革命。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要求:全黨在勝利面前要保持清醒頭腦,在奪取全國政權後要經受住執政的考驗,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奪取全國政權對中國共産黨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面臨的新的考驗。此後要面對的敵人不僅有外部的階級敵人,也有内部由昔日的戰友腐化變質成為的敵人,而這内部的敵人更加難以辨識,難以鬥争。但這一切總歸是未來的事情,毛主席隻能預見到這種可能的發生,而不能完全阻止這種可能的出現。在1949年解放軍還在奮擊南下,掃清敵寇時,毛主席所擔憂的這一切還相當遙遠。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渡過長江解放南京,宣告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垮台。國民政府倉皇“遷都”至廣州,蔣介石在廣州遙控指揮着殘餘的國民黨軍負隅頑抗。與此同時在解放軍打過長江,在華東、華中快速推進并即将在全中國取得勝利時,毛主席等黨的主要上司人也在為開國大典的舉行時間而考慮着。由于剛剛解放不久的北平社會治安十分複雜,傅作義率部和平起義之後,北平免遭戰火侵襲,但國民黨殘留下來的兩萬多名特務分子和反動黨團骨幹分子,原駐北平的國民黨憲兵第19團也分散潛伏了下來,伺機實施着破壞活動。

當時北平街頭最常見的就是人力車,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都不多,小轎車更是少見,是以當上司人出行時,小汽車一在街道上出現,這些潛藏的國民黨特務就開始分析有可能是共産黨的進階幹部,于是準備進行暗殺活動。這些國民黨特務就像是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就會爆炸,是以揪出這些特務迫在眉睫。這些人隐藏得很深,他們分散在北平城各處,僞裝成普通百姓的模樣,一時難以分辨。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但是那時候我黨有着一個無往不利的“法寶”就是“發動群衆、依靠群衆。”讓群衆也參與到這一場抓特務的行動中來。軍事行動應該服務于政治,而搞政治可是我黨的拿手好戲。抓特務并不像大家在影視劇裡看的那樣勾心鬥角,當群衆發動起來之後,在層層封鎖下,特務們的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在提防糾察隊的同時,他們還要注意身邊的群衆,一時間特務們可謂是草木皆兵。

除了破獲重大特務案之外,北平市警察局還采取了秘密自首、公開登記的辦法肅清特務。本就因為群衆的監督和公安人員的審查而惶惶不可終日的特務在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大都選擇了投案自首。從1949年2月2日至28日,北平全市共有808名特務秘密自首,截止到1949年6月,共有3533名特務進行了登記,随後在對全市進行的查對戶口工作中又發現了1800餘名特務。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肅清特務的工作還在北平緊鑼密鼓地進行着,國民黨軍殘餘力量的威脅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當時我國西南、華南還有不少地方仍被國民黨軍隊占領,譬如1950年5月,舟山群島才全部解放,至此才打破了國民黨軍對長江口的封鎖。

尤其是制空權更是完全掌握在國民黨空軍手裡,人民解放軍在戰争中發展壯大,最終扭轉戰局,取得了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的勝利,但解放軍的空軍、海軍力量卻是白紙一張,彼時連國家政權還未徹底奪取,更不用說取得蘇聯援助的飛機、艦艇。而國民黨則擁有着美國援助的空軍力量,逃往廣州的國民政府不甘失敗,經常派遣飛機轟炸北平、上海等地。1949年5月4日,國民黨空軍6架重型轟炸機瘋狂轟炸了北平郊區的南苑機場,蔣介石還曾有過派遣飛機轟炸新中國開國大典的瘋狂計劃。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如此多的不安全因素,如果早早舉行開國大典,還未被徹底消滅殆盡的敵人勢必會前來破壞。是以鑒于上述情況,我黨上司人決定于1950年1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集中力量打擊國民黨殘留特務的破壞活動,抓緊時間解放西南、華南仍被國民黨占領的地區。同時1月1日也是元旦,舉行開國大典可謂喜上加喜。

實際上黨中央對這個時間的判斷相對來說較為準确,1949年底西南地區取得解放,12月10日蔣介石倉皇從成都乘坐專機飛往台灣,國民黨軍的負隅頑抗被徹底瓦解,蔣介石再無卷土重來的機會,是以1950年1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更為穩妥。另外孫中山上司的資産階級革命在1911年取得成功後,便宣布成立“中華民國”,1912年的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正式宣布使用“中華民國”的國号。此後蔣介石篡奪了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的上司權之後,将孫中山一生緻力于中國革命的心血盡數損毀,國民黨也成為了臭名昭著人盡唾罵的反動組織。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孫中山

但孫中山先生仍然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人物,在蔣介石叛變革命之後,中國共産黨繼承了孫中山的曆史遺産,那就是在中國實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毛主席稱“我們應該有清醒的頭腦來舉起孫中山這面旗幟。”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所完成的正是孫中山并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是以開國大典選在1950年的1月1日,也是對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的告慰,孫中山所未完成的革命,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完成了。

但這一設想被斯大林的一番勸告給推翻了。1949年6月至8月,劉少奇率領着中共中央代表團對蘇聯進行了秘密通路。盡管在解放戰争期間,斯大林有過“不許革命”的錯誤阻撓,但斯大林在1949年解放戰争即将塵埃落定時也糾正了自己過去的錯誤認知。在劉少奇通路蘇聯期間,斯大林為之前對中國革命的錯誤幹涉而道了歉,消弭了中蘇兩黨之間的一些隔閡,斯大林還盛情相邀毛主席訪蘇。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劉少奇

劉少奇向斯大林詳細地介紹了中國革命的形式、鬥争經驗和新中國的籌建情況。“中國人民革命戰争,現已在基本上取得了勝利,不久就要取得完全的勝利……中國革命的勝利,已經是沒有疑問的了。”而在談到新中國的籌備情況時,劉少奇表示正準備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并成立聯合政府。斯大林則表示“中國政府一成立,蘇聯立即就承認你們。”但對于新中國準備成立的時間,斯大林發表了他的看法。

斯大林問“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宣布成立中央政府?”劉少奇根據當時黨中央醞釀的意見回答:我們目前正集中力量解決華南各省的問題,成立中央政府要到明年(1950年)1月,具體時間可能安排在元旦。斯大林卻建議中國盡快成立中央政府。“我想提醒你們注意防止敵人可能利用所謂無政府狀态進行幹擾。這是極毒辣的一招,不能不防。”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斯大林的忠告及時地被傳遞到了中共中央,這是一個善意且重要的忠告,盡管國民黨已無力回天,但美國還在一旁虎視眈眈,同時新疆、西藏等地也還未解放,如果美國利用國民政府垮台,新中國還未成立的空隙時機,趁機扶持分裂勢力,那麼外蒙古的悲劇豈不是要再次上演?

中共中央認真考慮了斯大林的建議和國際國内的形勢後,決定盡快成立中央政府,同時舉行開國大典。1949年8月18日,毛主席緻電新疆伊犁特别區人民政府,邀請他們派代表5人前來,“即将在9月内召開(政協)全體會議。”由于開國大典提前舉行,國内形勢還未安穩,是以開國大典的舉行時間直到10月1日上午10時,才由北京新華廣播電台通過電波向全世界發出預告,這時距離下午開國大典正式開始,隻剩5個小時。這樣做的原因也是為了防範敵人對開國大典進行破壞。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開國大典如期舉行。這一天中國掀起了百年戰亂、積貧積弱的舊篇章,一個新中國在歡呼聲中誕生。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當家做主,滿懷着熱情去建設這個屬于人民的國家。随着夜色降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群衆遊行,無數人盡情歡度這新中國的第一個夜晚。面對着廣場上歡呼着“毛主席萬歲”的遊行群衆,毛主席動情地回應着“人民萬歲!”

開國大典原定50年元旦,為何斯大林一番話,就讓中央改變了主意?開國大典,舉國同慶

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喜歡本期内容的朋友點贊評論關注支援一下吧,咱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