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迪士尼版《花木蘭》:有多少現代花木蘭敗給了相夫教子?

作者:米小娟
迪士尼版《花木蘭》:有多少現代花木蘭敗給了相夫教子?

一襲紅衣,策馬奔騰,雖為女子,英氣十足!

迪士尼版花木蘭還沒上映便賺足了大衆的期待。

與我們從小就誦讀的《木蘭辭》不一樣的是,這部電影更多的是表現木蘭從軍以及建功立業的過程。

電影開篇,小花木蘭就捉雞捉到了屋頂上,讓左右鄰居都瞥眼搖頭,花木蘭的母親更是明确表示了這種擔憂:這樣的女孩子哪個男人敢娶?

雖然父親的心裡覺得自己的女兒就是最棒的,無奈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戰争年代,女人的本職工作就是“好好嫁人”。

于是父親雖不情願,但依然對木蘭說:你不應該把你的“氣”表現出來,你應該有個女孩的樣子,嫁個好人家,為家族争光。

迪士尼版《花木蘭》:有多少現代花木蘭敗給了相夫教子?

木蘭聽進去了,她照着父母的安排,塗脂抹粉,帶着妹妹一起赴約去相親。

誰料一隻蜘蛛的侵入讓這場相親不歡而散。

冥冥中自有天意,這時征兵隊伍前來下旨,看到父親拖着殘缺的身體,接旨的時候跌倒在地,木蘭動容了。

父親已經連基本的行走都無法完成了,又如何能上陣殺敵?

回到家以後,父親開始去整理自己的從軍裝備,母親對姐妹倆說,他這次走了就回不來了,我們要堅強些。

木蘭忍不住到父親身邊去,父親拿出珍藏多年的寶劍,這把寶劍是他曾經為國家立下戰功的獎賞。

木蘭看到父親手握寶劍的手也在顫抖,她的心裡默默地湧上了一股未可知的念頭。

終于,在父母姐妹都熟睡以後,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替父從軍!

後面的劇情大體上我們都能猜到了,木蘭立下了頭等戰功,受到了天子的獎賞,然而她卻選擇了傳回家鄉。

回到家鄉以後,父母以她為榮,左右鄰居也被木蘭的英雄事迹所震驚。

迪士尼版《花木蘭》:有多少現代花木蘭敗給了相夫教子?

電影就此落下帷幕,我卻一直在想,木蘭是幸運的,上天給了她一個機會讓她證明了自己并不比男兒差,這是一種難得的平等主義。

回到現實中,有多少職場中的女性能夠得到完全平等的對待?

且不說用人公司對“已婚未育”群體的集體歧視,就算是在家庭中,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已婚女性依然很難得到平等對待。

孩子沒帶好是女人的錯,家務沒做好是女人的錯,似乎隻要是跟孩子和家庭相關的都是女人的責任範圍。

人不是機器,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既然家庭牽扯了女性那麼多的精力,那工作做不好也是情有可原吧?

難于上青天。

公司不喜歡用這樣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上司動辄就要加班,你竟然跟我說你要回家看孩子?

其實站在用人機關的立場,也是能夠了解的,難的是來自于家庭的災難。

如果自己的老公動不動就說,你掙那麼點錢有什麼用啊?你天天都在瞎忙什麼啊?你怎麼又沒搞好啊?

我相信大多數女人面對這樣的家庭都隻有一個信念:為了孩子撐下去!

迪士尼版《花木蘭》:有多少現代花木蘭敗給了相夫教子?

于是知乎上有人釋出了一個腦洞問答:如果你能穿越見到18歲的媽媽,你會對她說什麼?

其中的高贊回答幾乎都是勸自己的媽媽不要嫁給爸爸,甚至有一條說“我會勸她出家!”

更有人甯願“犧牲”自己,“希望你用七八年的時間出去看看,相信自己。看看外面的世界,見一見外面的人,不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用被人推着走。我甯願我湮滅于人世!”

也有人一語道破天機“不要結婚,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我觀察到回答問題的作者有很多都是剛剛才滿18歲的,也就是說這些想法絕對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每日每夜看到的:自己的媽媽被婚姻所拖累。

如果說婚姻是圍城,那麼城内基本上都是女人和孩子,男人們累了會回城休息,吃飽喝足了再出城逍遙。

男孩子們長大了會和父親一起出城玩耍,女孩子們縱然可以在年少時出城看看風景,最終卻還是得安安分分地待在城内。

有人會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似乎家庭條件好的女人可以例外。

以前我也這麼認為,可是我慢慢地發現沒那麼簡單。

有的時候婚姻對于女人的拖累并不是說我買不了lv,吃不了海底撈,而是一種心理上的無法放松。

如果我今天累了不想洗碗,那碗就要在水池裡過夜;如果我今天太忙了沒時間洗衣服,那髒衣服就都堆積在陽台上;如果我要加班沒空收拾家,那家裡就是一團亂麻。。。

諸如此類,都是男人們嘴裡很不屑的“家庭瑣事”,他無法了解你為什麼要為了這些“家庭瑣事”跟他吵架?

迪士尼版《花木蘭》:有多少現代花木蘭敗給了相夫教子?

記得我高三那年,我媽來陪讀,她跟我說,看到房東夫婦倆經常為了洗碗的問題吵得哭天搶地,後來每次我想跟你爸吵架的時候就想想他們倆,覺得與其吵架還不如我自己洗了算了。

這是我18歲那年,我哥已經28歲早就結婚生子了,我媽還在婚姻中不斷地妥協,不斷地遷就。

由此可見,這些“家庭瑣事”對于婚姻的毒害,絕不是像男人們說的那樣簡單。

迪士尼版《花木蘭》:有多少現代花木蘭敗給了相夫教子?

曾經我很羨慕的明星模範夫妻孫俪和鄧超,我覺得孫俪何其幸運,能夠遇到一位真愛她的男人,這個男人曾經也很風流倜傥,而現在卻隻鐘情于她。

以至于媒體無論什麼時候說鄧超出軌,我都是不相信的,事後也都證明了是绯聞。

然而随着等等和小花的成長,孫俪左手家庭,右手事業忙得團團轉的時候,我卻發現鄧超卻越來越“孩子氣”了。

孫俪托自己的婦科醫生朋友幫他預約全科體檢,他卻跑到婦科門口等了老半天,還說沒人理他,問他為什麼不問問,他說他不會。

不知道是孫俪把他寵成了大孩子,還是他從來就未曾成長過,總之,他們家似乎隻有孫俪一個成年人,其他三個都是孩子。

古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實作如今的物質條件大多數家庭已經脫離了“貧賤”這個層面,可是物質條件的升華不代表精神層面的解放。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5g時代,到底有多少優秀女性還在被婚姻所困擾,被“家庭瑣事”所牽絆,被“相夫教子”所禁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