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複旦通識·學人疫思|陳建民、葉興南:疫情下看自然災害變遷

作者:澎湃新聞

【編者按】疫情之下,“複旦通識”組織“學人疫思”系列,複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内不同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對疫情展開不同角度的讨論,進行跨學科的深入解讀和分析。

複旦通識·學人疫思|陳建民、葉興南:疫情下看自然災害變遷

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衛生組織總部。 新華社 資料

2019年12月,在我國武漢首先發現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發的肺炎病例。到目前為止,全國确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數超過81000例,死亡超過3240人。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2019-ncov全球大流行。這次疫情已有160多個國家确診,至2020年3月17日,全球累計确診病例已超過18萬,更多的輕度病例可能未被确診,但該病毒已造成超過6600人死亡,可能成為21世紀最嚴重的世界環境公害之一。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有關2019-ncov的起源、傳播途徑等問題備受關注。根據冠狀病毒的分子标記基因ratg13的相似性,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推測2019-ncov病毒可能起源于雲南偏遠岩洞裡的中菊頭蝠。然而,這個結論遭到衆多質疑。複旦大學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張永振等在《自然》雜志撰文,該病毒與蝙蝠體内發現的sars樣冠狀病毒有很高的核苷酸相似性,但是,這項研究基于單個患者的病例,還無法得出結論認為該冠狀病毒是目前疫情爆發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近日明确表示,目前尚無法确定新冠病毒源頭。至于2019-ncov的傳播途徑或者說中間宿主是誰,同樣等待流行病專家的科學解答。目前,可以明确的幾點有:一是2019-ncov病毒的自然分布處于與我們人類日常生活沒有交集的生物圈,人體對它缺乏天然的免疫力;二是通過無意的人類活動将它帶到了人類的生物圈;三是2019-ncov是一種全新的病毒,由于生存環境的變化,病毒發生了變異,形成了傳染人和人傳人的能力。從環境學的角度,這次疫情造成的影響是一起典型的環境災害事件。

那麼,什麼是環境災害呢?它與傳統的自然災害事件有什麼聯系和差別呢?自然災害孕育于由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組成的地球環境系統中。自然災害是地球表面環境的自然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害。環境災害是由于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災難。環境災害可能以自然和社會災害的形式表現出來,作用于自然和人類,但其緻災因子是人類活動。換句話說,人類在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超越了自然環境承載能力,導緻環境污染或者破壞了區域生态平衡,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和财産安全。常見的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幹旱、台風、火山爆發、地震、海嘯和泥石流等自然現象,也包括天花、痢疾、霍亂和傷寒等微生物引起的瘟疫流行。在原始的漁獵時代,人類依附自然現有的生物性食物。面對洪水、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人類隻能恐懼地匍匐在自然的腳下,或乞求神靈的保佑。工業文明的出現,科學技術成為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利器,最終人類從自然的奴隸翻身成為自然的“主人”。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地震可以預報、洪水可以預防,天花被消滅,傳統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危害和影響被減弱到最小。然而,自然災害沒有被消滅,而是呈現新的特點。人類在地質斷裂帶上建設大型水電站引發新的生态系統危機,人類亂砍亂伐引發的水土流失導緻原本地質穩定、風景優美的地區發生泥石流事件。自然災害打上了人為活動的烙印,蛻變為新型的環境災害。由于人類活動影響環境發展與演變過程的不确定性,環境災害發生的時空範圍與強度具有不可預知性的特點。“sars來不來,sars的‘兄弟姐妹’來不來,我們管不了,因為新發、突發傳染病是世界性挑戰”,國家疾控中心高福院士關于sars病毒的論斷正是這個道理。

工業文明時代,科技賦予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強大力量。繁華的都市、林立的煙囪、雄偉的攔河大壩、如網交織的高速公路,成為人類改造自然的豐碑。然而,森林被成片砍伐、礦山被濫開濫采、化石燃料被無節制使用,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統的嚴重破壞,産生了環境災害。正如恩格斯所說:“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是以成為荒蕪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積聚和貯存水分的中心”。20世紀的十大環境公害事件就是工業文明種下的惡果:

1. 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逆溫緻使13個大煙囪排出的大量有害氣在近地面層積累,導緻60餘人死亡。

2. 多諾拉事件: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美國多諾拉小鎮,逆溫緻使工廠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在近地表面層積累,導緻近7000人暴病。

3. 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8日,逆溫使得城市排放的大量煤煙在低層大氣積累。在此期間,每天有370噸二氧化硫在大氣中轉換成800噸硫酸。5天死亡5000餘人,事件後的兩個月内又有8000餘人喪生。

4. 洛杉矶光化學煙霧事件:1943年美國洛杉矶市大量汽車排放的尾氣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光化學反應,形成以高濃度臭氧為特征的淺藍色煙霧。1955年再度發生的一次光化學元素煙霧事件導緻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洛杉矶光化學煙霧與倫敦煙霧事件都是非常典型的大氣污染事件,隻是污染的特點不同,前者主要是煤炭粗犷燃燒形成的煤煙型大氣污染,後者主要是機動車廢氣排放引起的大氣光化學反應形成的光化學煙霧導緻。

5. 日本水俣事件:1956-1961年日本水俣灣出現的一種主要表現為神經失常的怪病。原因是在海底淤泥裡微生物将工業廢物硫酸汞轉變為容易被生物富集的甲基汞。通過食物鍊的傳遞進入人體并引起中毒。

6.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年始四日市相繼興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廠,石油冶煉産生的廢氣使當地天空終年煙霧彌漫。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大發作,其中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患者占55%。

7. 日本米糠油事件:米糠油事件于1968年發生在日本九州愛芝縣一帶。生産米糠油事件在脫臭的工藝中,使用多氯聯苯作載體,由于生産的失誤,緻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聯苯,相繼有1400人食用後中毒。

8. 日本神通川的骨痛病:1931年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大量居民患上骨痛病,病人全身非常疼痛,終日喊痛不止。直到1968年才查明病痛是由于日本三井金屬公司排放含镉廢水, 導緻水體和土壤污染,居民長期食用“镉米”和飲用含镉的水而患病。

9. 印度博帕爾事件:1984年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的農藥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45噸甲基異氰酸酯爆炸外洩,造成20多萬人受害,死亡近2萬人。

10.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号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釋放輻射線劑量超過廣島原子彈的400倍,1萬多平方公裡土地被污染,死亡9萬餘人、27萬餘人受輻射影響得上了癌症。這些慘痛的環境災害事件,讓人們看到了大自然正以各種“有形”或“無形”的方式回敬着人類的無序開發和野蠻掠奪。

複旦通識·學人疫思|陳建民、葉興南:疫情下看自然災害變遷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視覺中國 資料

公路串起偏遠的山村和繁華的都市,飛機縮短五大洲的時空距離。工業文明的輝煌不僅表現在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更表現在人口的頻繁流動和人類足迹的無處不在。人類活動圈不斷外延,不同生物圈互相重疊,生态環境安全問題日益凸顯。一個物種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被引入一個非本源地區域并且建立種群,就可能給當地的生态系統或地理結構造成明顯的損害或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外來物種入侵”。澳洲的兔子就是人類有意活動的經典案例。1859年,一位英格蘭農場主從歐洲帶來24隻兔子。由于沒有天敵,加上遍地的青草,野兔繁殖非常快,高峰時期超過40億隻,導緻澳洲草地不堪重負,嚴重威脅奶牛和綿羊等畜牧業的生存和發展。美國的台灣乳白蟻則可謂人類無意活動的代表作。二戰結束後,美軍凱旋歸國,卻不成想木制行李箱中藏匿着台灣乳白蟻。多年以後,台灣乳白蟻在新奧爾良等地聚內建災,破壞沿途房屋,占領城市公園。為應對外來物種入侵挑戰,國際上制定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國際植物保護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外來生物防治制劑進口及釋放行為守則》和《防止外來入侵物種導緻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指南》等法律法規。我國環境資源保護以及動植物衛生檢疫的相關法律中也都有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的表述,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然而,局勢依舊十分嚴峻。2013年,中國确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松材線蟲等13種主要農林入侵物種每年已對中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多億元。2018年,全國各口岸共截獲植物有害生物4583種、68.5萬種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335種、7.1萬次。

21世紀,人類仍然面臨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海平面上升、陸地污染、海洋污染等環境問題的挑戰。伴随這些問題而來的,必然是自然的報複和生态平衡的破壞。生物圈内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各司其責,分工合作,維持生态系統的平衡。這個既定關系網上的任何一個網結被撕裂,就可能産生生物變化甚至整個生物圈的消亡。回顧人與自然的曆史,人類社會正日益形成這樣的普遍共識: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傷害自然必将傷害人類自己,隻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作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193個會員國一緻通過17項可持續發展目标。習近平總書記說:“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态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隻有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全球攜手同心,努力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有效應對環境污染和環境災害,實作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标。

參考文獻:

[1]劉延剛,鄒成效著.人與自然 對全球生态問題的反思[m].南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2]楊佑興,夏玮編著.人與自然 和諧發展 成人讀本[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3]本書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張麗萍編著.環境災害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本文内容由複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