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爬的好處竟然這麼多,媽媽們都知道嗎?

爬的好處竟然這麼多,媽媽們都知道嗎?

從小到大,寶寶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都牽動着媽媽的心,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是孩子成長發育一般規律的通俗概括。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孩子都八九個月大了,還是趴在地上,擡不起胸腹、挪不動手腳,隻會原地蠕動。如果寶寶1歲了還不會走路,媽媽們一定會擔心。如果寶寶1歲還不會爬,有的媽媽就無所謂了。甚至有的媽媽常常不願意讓寶寶學爬,忽略了讓寶寶學爬的過程,甯可抱着,生怕寶寶在地上爬會弄髒衣服,碰傷身體。媽媽要知道:爬行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寶寶大運動發育中非常重要的裡程碑,對寶寶的整體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麼會爬和不爬先走的孩子有哪些差別呢?

爬的好處竟然這麼多,媽媽們都知道嗎?

不會爬的寶寶會感覺統合失調:什麼是感覺統和失調?醫學研究發現,在3到13歲的孩子裡,有10%到30%的孩子不同程度的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膽小、性格内向、手腳笨拙等症狀,很多家長認為是教育的問題,其實這并不是一般的教育問題,而且孩子大腦發育過程中某些功能不協調所緻,在醫學上統稱為感覺統合失調。而爬行是我們一生之中手腳等身體器官的最先綜合協調使用。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和失調的最佳手段就是——爬行!如果孩子不會爬,手腳、四肢的肌肉都無法得到鍛煉,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

不會爬對骨骼頸椎造成影響:寶寶的骨骼肌肉發育都需要一個過程,由坐到爬再到走,這就是一個過程的相應表現,之是以要讓寶寶學爬,就是因為他的骨骼特别柔軟,硬度不夠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可以讓脊椎骨骼韌帶逐漸受力,慢慢增強各部分的力量,如果太早的讓她走,身子站不直、老想彎腰,腿的負重太大,頸椎骨骼都會跟着彎曲,小腿還容易出現變形的情況。

爬的好處竟然這麼多,媽媽們都知道嗎?

不會爬的寶寶容易患近視眼:說到視力和會爬的關系,似乎聽起來有點瘋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事實上,一周歲前是不适合學走路的,應該讓他們學爬,因為嬰兒出生後的視力發育不健全,他們都是目光短淺的近視眼,可是爬行可以幫助孩子看清東西,有利于視力的發育。如果過早的學走路,孩子的視野變得更廣,可是因為“目光短淺”看不清眼前較遠的東西,會使會努力的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這些東西,這樣就會對孩子的眼睛産生一種疲勞,反複會影響損害視力。

此外,爬對于促進大腦的發育,也有重要的作用。因為大腦的發育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接受并整合來自其他腦部(如小腦、腦幹)的刺激而發育起來。爬是從俯卧到直立的一個關鍵動作,是全身的綜合性動作,需要全身很多器官的參與,在爬的時候雙眼觀望,脖子挺起,雙肘、雙膝支撐,對智力的發育有很好的幫助,是以,綜合全面考慮,家長們記住要讓孩子多爬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