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名府故事丨郭永死節

作者:世界無處不美

#邯鄲頭條##宋史#宋徽宗宣和元年(1110年),宋江在河北起義,第二年南方又爆發了方臘起義,朝廷趕忙鎮壓,宋江、方臘之事剛剛平息,宋朝又與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聯合攻打遼國。結果滅掉遼國之後,宋與金又發生了沖突,緻使金國反目成仇,開始南侵攻宋。此時宋徽宗十分害怕,忙傳位于太子趙桓,是為欽宗。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金兵曾一度攻占大名府。

大名府故事丨郭永死節

兩年後,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十二月,徽宗和欽宗被俘到金國。金國的副元帥粘罕率兵圍攻大名府,由于大名府是陪都,城池非常堅固,易守難攻。金兵打了一整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攻下。于是他們就采用攻心戰,向城内喊話:“東平、濟南兩郡都已投降了,你們趕快投降吧,投降可享富貴,不投降休想活命!”河北東路轉運副使張益謙和判官裴億,聽到金兵的喊話,面面相觑,有意投降。此時河北東路提點刑獄郭永,見狀就大聲說:“現在正是我們報效國家、殺敵立功的時候,援軍很快就會趕到。我們的城這麼堅固,完全可以守住,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敵人沒有什麼可怕的!”廣大将士很受感動,紛紛表示要與金兵決戰到底。

大名府故事丨郭永死節

郭永是大名府元城人(今大名),他不僅知識淵博,而且很有氣節。第二天黎明時分,突然大霧彌漫,能見度極低,根本看不清城下的情況。這時金兵乘着大霧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勢,他們調來了戰車,用戰車向城上發射石頭,将城牆和城多處擊毀,守城的将士傷亡較大。金兵在戰車的猛烈攻勢下,利用雲梯登上大名府城。郭永始終在城上指揮戰鬥,被金兵俘虜。張益謙、裴億一看有金兵登上城牆,郭永被俘,二人連忙打開城門,向金兵投降。金兵雖然攻下了大名府城、但傷亡慘重。為此粘罕非常惱火,就質問張益謙和裴億:“城破才投降是什麼意思?”他倆無恥地回答:“都是郭永不聽指令,依我們兩個,早就開門歡迎大帥了。”于是粘罕就召見郭永,郭永整理好衣冠,向南拜了拜,十分從容地走人粘罕的營賬。隻見郭永身高七尺開外,須髯飄飄,神态威武,金人都暗自稱贊。粘罕間:“阻降者誰?”郭永大聲道:“不降者,我!”粘罕對郭永早有耳聞,今日相見,果然是個忠誠的賢臣。于是,他就以富貴誘降郭永,郭永罵不絕口,厲聲說道:“胡不速殺我,死當率義鬼滅爾曹!”金人惱羞成怒,先砍斷了他的胳膊,然後将其殺害,遂後将郭水的全家一人不留全部處死。在場和聽到的人無不為郭永的英勇所感動。金兵走後,人們争相将他的屍體拉回埋葬。紹興元年(1131年),宋高宗追贈郭永為中大夫,資政殿學土,谥号“勇節”。

注:

郭永(1076—1128),宋大名府元城人,字謹思、慎思。剛明勇決,博古通今。藏書萬卷,慕顔真卿為人。以祖任為丹州司法參軍,遷河北西路提舉常平,移河北東路提點刑獄。宗澤守京師,永以大名地當沖要,加強戰備,連東平府權邦彥為援,震動河朔,陷沒州縣皆響應宋軍。宗澤卒,杜充守京師。金、僞齊兵攻城,張益謙等率衆迎降,永拒誘降,全家遇害。紹興初,贈中大夫、資政殿學士,谥勇節。

人物評論

《宋史》:“永博通古今,得錢即買書,家藏書萬卷,為文不求人知。見古人立名節者,未嘗不慨然掩卷終日,而尤慕顔真卿為人。充之守大名,名稱甚盛,永嘗畫數策見之,它日問其目。曰:“未暇讀也。”永數之曰:“人有志而無才,好名而遺實,驕蹇自用而得名聲,以此當大任,鮮不颠沛者,公等足與為治乎?”充大慚。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師,中外阻絕,或以兩宮北狩告永者,永号絕仆地,家人舁歸,不食者數日,聞大元帥府檄書至,始勉強一餐。其忠義蓋天性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