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头条##宋史#宋徽宗宣和元年(1110年),宋江在河北起义,第二年南方又爆发了方腊起义,朝廷赶忙镇压,宋江、方腊之事刚刚平息,宋朝又与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国。结果灭掉辽国之后,宋与金又发生了矛盾,致使金国反目成仇,开始南侵攻宋。此时宋徽宗十分害怕,忙传位于太子赵桓,是为钦宗。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金兵曾一度攻占大名府。

两年后,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十二月,徽宗和钦宗被俘到金国。金国的副元帅粘罕率兵围攻大名府,由于大名府是陪都,城池非常坚固,易守难攻。金兵打了一整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攻下。于是他们就采用攻心战,向城内喊话:“东平、济南两郡都已投降了,你们赶快投降吧,投降可享富贵,不投降休想活命!”河北东路转运副使张益谦和判官裴亿,听到金兵的喊话,面面相觑,有意投降。此时河北东路提点刑狱郭永,见状就大声说:“现在正是我们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的时候,援军很快就会赶到。我们的城这么坚固,完全可以守住,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敌人没有什么可怕的!”广大将士很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与金兵决战到底。
郭永是大名府元城人(今大名),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很有气节。第二天黎明时分,突然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根本看不清城下的情况。这时金兵乘着大雾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势,他们调来了战车,用战车向城上发射石头,将城墙和城多处击毁,守城的将士伤亡较大。金兵在战车的猛烈攻势下,利用云梯登上大名府城。郭永始终在城上指挥战斗,被金兵俘虏。张益谦、裴亿一看有金兵登上城墙,郭永被俘,二人连忙打开城门,向金兵投降。金兵虽然攻下了大名府城、但伤亡惨重。为此粘罕非常恼火,就质问张益谦和裴亿:“城破才投降是什么意思?”他俩无耻地回答:“都是郭永不听命令,依我们两个,早就开门欢迎大帅了。”于是粘罕就召见郭永,郭永整理好衣冠,向南拜了拜,十分从容地走人粘罕的营账。只见郭永身高七尺开外,须髯飘飘,神态威武,金人都暗自称赞。粘罕间:“阻降者谁?”郭永大声道:“不降者,我!”粘罕对郭永早有耳闻,今日相见,果然是个忠诚的贤臣。于是,他就以富贵诱降郭永,郭永骂不绝口,厉声说道:“胡不速杀我,死当率义鬼灭尔曹!”金人恼羞成怒,先砍断了他的胳膊,然后将其杀害,遂后将郭水的全家一人不留全部处死。在场和听到的人无不为郭永的英勇所感动。金兵走后,人们争相将他的尸体拉回埋葬。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追赠郭永为中大夫,资政殿学土,谥号“勇节”。
注:
郭永(1076—1128),宋大名府元城人,字谨思、慎思。刚明勇决,博古通今。藏书万卷,慕颜真卿为人。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迁河北西路提举常平,移河北东路提点刑狱。宗泽守京师,永以大名地当冲要,加强战备,连东平府权邦彦为援,震动河朔,陷没州县皆响应宋军。宗泽卒,杜充守京师。金、伪齐兵攻城,张益谦等率众迎降,永拒诱降,全家遇害。绍兴初,赠中大夫、资政殿学士,谥勇节。
人物评论
《宋史》:“永博通古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为文不求人知。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慨然掩卷终日,而尤慕颜真卿为人。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永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乎?”充大惭。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北狩告永者,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其忠义盖天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