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會期貨市場中的“三振出局”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雖然國内打棒球的人極少,但源于棒球運動的專業術語“三振出局”這個詞,在日常語言中使用頻率很高。也許是因為生活中“三振出局”的情況時有發生,通常都用它來表達可歎可惜之情。

其實,在大家的交易生涯中,“三振出局”更可謂屢見不鮮。在期貨市場中,不成功的交易可以分成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錯過交易。不論基本面派還是技術派,出場點都是那麼重要。何時建倉、倉位設定,這方面的文章、書籍俯拾皆是。不過,對于具有一定交易經驗的人來說,錯過一波本應把握住的行情或者入場點,也許該進行反思了。是對基本面研究不夠透徹、對資訊分析不夠全面,還是漠視市場信号、試圖追求完美的交易?避免頻繁交易,減少交易成本固然是對的,但由過分謹慎導緻的畏首畏尾,則是不自信的表現。如果準備工作做充分,對意外情況的發生有處理預案,信心滿滿地試個輕倉又何妨。錯失交易良機的經曆恐怕要比一次損失有限的失敗交易更讓人懊惱不已、記憶深刻吧。

二是踏錯節奏。開倉之後市場沒有往預想的方向走,浮虧數字跳躍上升,止損線近在眼前,平不平都焦慮。止損觸發忍無可忍,砍倉沒多久立馬扭轉回奔,追不追都煩躁。而回過頭看這一段行情,明明白白的波段就在那裡,仿佛那麼有規律可循,那麼有道理可講,可是交易過程中竟然正好次次浪花撲面,反複被嗆得雲裡霧裡,最後傻眼地看着對手踏浪而去。唱歌跳舞好的人有樂感,打球好的人有球感,期貨也講究盤感,無形的、微妙的、神奇的、靈光閃現的,沒有理論依據,不過很多人确信它的存在。盤感和走勢不一緻,則像揮棒落空,被對手赢個痛快。盤感和走勢共振,配合合适的出擊力量,自然能将利潤這顆“球”打向廣闊的天空。

三是看對行情沒賺錢。在很好的點位建倉,方向也如預期發展,還會不成功?注意,這樣的遺憾場面可是極其常見。一段好行情來臨時,自己已經入場了,但仍匆匆出局,得到的微薄回報太對不起付出的時間、精力、資金成本,尤其是承擔的風險。這一點容易發生在習慣短線操作的人身上,快進快出靠辛勤積累不如實實在在地把握住一兩次難得的機會。既然決定做這波交易,那就平心靜氣地看着它走遠這段“旅程”,若真“道不同”,到時“不相為謀”,紳士地離場。而發現越來越“志同道合”,那就絕不辜負這一場風塵仆仆的追随。

歸結種種,順勢、輕倉、有止損的操作,大部分書和文章反複闡述着最簡單的道理,但人們常常做不到。而按正确的理論去實踐,也一樣常被市場“耍弄”得惱羞成怒。是啊,交易就是這麼難,也是這麼痛苦地快樂着,隻有越戰越勇、内心越來越堅強的人才能真正地體會到,才能會心一笑地說,“三振出局”那點事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