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棗莊辣子雞,是棗莊當地名吃之一。
棗莊的辣椒和雞本來就是一對讓你羨慕好基友!辣椒離不開雞,雞離不開辣椒。平淡的雞肉内藏豐富的魅力,每每都需被火熱的辣椒激發出來,口水雞如此,辣子雞更是如此。
棗莊人對“雞”情有獨鐘,因為它有光榮的使命,
辣子雞、地鍋雞、雞糁湯……
棗莊辣子雞的獨到之處在于食材——公雞
辣子雞選材非常講究。首先選用的是當地人口中的“本地雞”即為農家散養的公雞。而那些家中圈養的、雞販子販來的羅絲雞、肉食雞根本不能和“本地雞”同日而語。
▼
“本地雞”真的就是千百年來生活在棗莊的品種
孫枝雞,生俺莊,黑腿紅冠好漂亮。高站梧桐樹稍上。“高高喽喽”叫天亮。
孫枝雞,生俺莊,雞蛋綠,雞冠亮。彭祖雞湯獻堯王,辣子雞香飄滿莊、、、。
這首在棗莊傳唱已久的童謠,是棗莊市源泉文化工作室和市烹饪協會秘書長王新全,在接近失傳的基礎上挖掘整理出來的,唱的是棗莊本地遺傳千載的---孫枝雞,它“黑腿紅冠,羽毛華麗,每天站在高高的梧桐樹稍上,引頸高唱。它是,傳說中喚醒旭日的千古珍禽,也是它犧牲自己成就了彭祖---錢铿,雉羹獻堯。“雉羹”就是用雞湯熬成的“糁”,彭祖貢将“糁”獻給堯帝,進而榮封彭國。
“翟”為何物?《說文解字》:(翟),山雉也。釋,鳥。.....經傳多假“狄”為之。“夏翟”又是何物?《周禮 天官》:“秋染夏。”賈公彥疏:“秋染夏者,夏謂五色,”“夏”的意思均為“華美”之意。《漢語詞典》:“夏翟”形容羽毛五色的野雞,就是五彩山雞”。“羽畎”則是田間山谷之義。綜合而言“羽畎夏翟”就是田間山谷生長的五彩山雞。由此可知“羽畎夏翟”和“峄陽孤桐”等,都是古彭徐州朝貢的佳品。
由此可見千百年來棗莊民間俗稱的“本地雞”,或應是“本翟(狄)雞的諧音俗稱。這樣一來,化雅為俗,融古為今,足增棗莊群眾的文化相信和自豪。
然而棗莊地處古徐州,是否有據?當然有的。根據我市文史學者文慶珍先生考證;“《尚書》中的徐州,公元前339年為棗莊市官橋鎮的古薛國遺址”。《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薛改名為徐州”。這個以古薛為中心的古徐州在此共存在560餘年,直至公元220年以後的三國時期才将徐州治所遷至彭城的銅山”。這樣看來說古徐州出産“羽畎夏翟”就是說棗莊地區出産“羽畎夏翟”了。
▼如何才能做一隻“講究”的雞呢?
首先,血統純正
孫枝雞的後代
春天,萬物複蘇,
大地一片欣欣向榮
從蛋殼裡出來
在媽媽的陪伴下
在草叢裡、
在農戶人家的精心照顧下
它們吃足五谷雜糧,啄遍螞蚱、蚰蜒,
在暖暖的陽光下
愉快的成長
晚上能飛上樹枝,
安穩的一覺到天亮
新長成的小公雞,
一個個羽毛亮麗,
活蹦亂跳。
善于奔跑以及短距離飛翔,
練就一身肌肉,
中秋節前後,春天飼養的雞苗長二斤左右,特别是故肉質極佳,鮮嫩可口,絕對的人間極品美味。
棗莊有節禮送公雞的習俗,
每逢過年過節送節禮可少不了送雞,
這送節禮的雞也有說法,
首先送的都是大紅的公雞,
送雙不送單,
都是兩隻、四隻、六隻、八隻的送,
比如新姑爺第一次給老丈人、丈母娘送街禮就得送八隻。
挑選的時候要挑顔色鮮豔的大紅公雞,
雞冠要紅,尾巴要漂亮,腿要細,腳後面有個蹬子更佳。”
棗莊人炒的正宗“棗莊辣子雞”:多以公雞烹炒,因為公雞較之母雞更具有“陽剛”之氣。 雞肉味鮮美,香嫩适口。 雞肉塊不要大,大了則味道難以浸入,也不能太小,小則會多出許多碎骨,鍋一定要燒熱,油要适量,多了會嫌油膩,少了就缺乏香味,雞肉一定要炒到微黃的顔色,且能聽到鍋内噼啪的聲音,再放辣椒,然後倒入醋和醬油,以倒入時鍋裡發出吱吱的響聲火候最好,放鹽要偏多一些,在适當炒一會,就可以享用了。如果放有洋芋片一起炒,味道會更好。
“辣子”不辣怎麼行---棗莊辣子雞的辣椒必須用叫望天猴的朝天椒,棗莊當地也叫“一窩蜂”,辣味十足,就連洗辣椒的手都會辣的疼痛。除此之外,還有青椒做配菜,有些飯店還會用自制的辣醬提味,“三味一體”,絕對辣得過瘾。
--- end ---
來源 | 微遊棗莊
征稿
不管你是道地棗莊人還是外地遊客,都可以向我們推薦美食、美景、美文、旅遊攻略等。
投稿微信:13791446574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