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珠三角腹地的佛山,為廣東第三大城市,也是一座曆史悠久、人傑地靈的曆史文化名城。明清時與朱仙、漢口、景德為神州四大名鎮。這裡人文荟萃、市井繁華,更有綠水幽庭,名園競翠。

始建于清嘉慶年間的梁園是佛山園林的代表,這裡的豪宅、祠堂、園林渾然一體,獨具風姿,聲名遐迩,位居粵中四大名園之首。梁園的主人是佛山詩書畫名家梁藹如、梁九章、梁九華及梁九圖叔侄四人,他們集資于清嘉慶、道光年間陸續建成這處宅園,曆時40餘年。
時至民初,梁園已瀕于湮沒。鑒于其曆史、藝術和觀賞價值,當地政府于1982年起對其進行搶救保護,依文物修複“修舊如舊”的原則,重制名園的精髓。改革開放後,梁氏後人将舊園餘址獻予國家,當地政府斥資傾力保護文物,使故園恢複往日神采。
梁園是梁氏宅園的總稱,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廬”、“寒香館”等多個精華宅園組成,規模宏大,主體位于松風路先鋒古道。梁園之是以出名,在于庭園錯疊,曲水回環,石趣林幽,詩情畫意,既為嶺表園藝傑構,又具鄉土田園風韻。
梁園是清代嶺南文人園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嶺南式的“庭園”空間變化疊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園内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尤其是園中大小奇石千姿百态,營造了巧妙脫俗的意境。
園林布局以住宅、祠堂、園林三者渾然一體,造團組景以大面積湖池凸顯珠三角水鄉園林特征。建築群體由草堂、客堂、秋爽軒、船廳和回廊組成。建築精巧别緻,引人入勝。雖體量不大,但卻小巧精緻。
園内精心構思的“草廬春意”、“枕湖消夏”、“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異其趣。展示文人園林特質的“石齋寄情”、“硯磨言志”、“幽居香蘭”、“莊宅遺風’四景,将嶺南古園林的多種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讀書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賦閑等多種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現得淋漓盡緻。
加上各建築物室内琳琅滿目的木雕裝飾陳設,如隔扇、屏風、滿洲窗、挂落、花牙子、落地罩,以及各式精緻的清代廣式家具陳設,均具較高的觀賞價值,是一個能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展示嶺南古代文人園林特色。
梁園是研究嶺南古代文人園林地方特色、構思布局、造園組景、文化内涵等問題不可多得的是典型範例,其所展現的古代佛山文人在大都會中遠離凡嚣、林泉之樂的追求,也展現了“廣府文化”中對花園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間環境的向往。
園中除有十餘株古樹外,還種有極富嶺南風韻的三角梅、玉棠春、鷹爪蘭、雞蛋花等。正可謂是:“兩處園林都入畫,滿庭蘭玉盡能詩”。
庭院深深深幾許,漫步其中,感受這座宅院的昔日風采,建築寬敞通透,四周回廊穿引,采用移步換景之法引人入勝,讓人有種人去樓空和時空穿越的交替之感。
如今的梁園是佛山的一處熱門景點,周六還免費為遊人開放,不僅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參觀,也是不少攝影愛好者拍外景的好去處,每天都有不少模特在這裡拍照,看到這群攝影界“老法師”在圍拍一位金發美女,我也湊過去蹭拍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