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落魄乞丐要進清華,門衛強加阻止,校長見到後驚呼:快快上座

這位落魄乞丐叫葉企孫,是中國科學宗師,被譽為“大師中的大師”,他為我國培養了79個院士,9個兩彈元勳,但他一生坎坷,飽經滄桑,那麼,如此優秀的偉人,最終怎麼會淪為街頭的乞丐呢?

1898年,葉企孫出生于上海,家庭是有名的高知大家,從小受到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他資質聰穎,小小年紀就修得一身儒雅氣質。

當年,未滿13歲的葉企孫,考進了清華學堂,之後憑借自己的努力,争取到公費前往芝加哥大學實體系就讀的機會。

一落魄乞丐要進清華,門衛強加阻止,校長見到後驚呼:快快上座

▲中國實體學家、教育家:葉企孫

然而,年僅20歲的葉企孫,從未見過大洋彼岸,那個依靠科技發展起來的西方國家,也第一次遭遇白人同學,那樣肆無忌憚的羞辱和嘲笑。

為了改變自己身後這個積貧羸弱的中國,葉企孫是學校裡最努力的學生,生活上的窘迫沒有影響他求學的決心,早晚飯就用廉價的面包代替,省吃儉用節省出的錢,全部用于購買書籍和實驗材料。

憑借異于常人的努力,之後,葉企孫又在哈佛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他的第一個研究課題,是用x射線短波極限法精确測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

這一數值被國際實體學界沿用達16年之久。

而他,憑着這個研究一舉成名,登上了西方各個國家的報紙,這個中國青年的名字,也被西方衆多實體學家記住,那一年,他23歲,享譽世界,是中國人的驕傲。

可是,面對祖國動蕩不安,民不聊生的現狀,作為中國知識青年,怎麼忍心看到這番景象而不憂慮的呢?

是以,面對哈佛大學留校任教和西方多家公司的高薪挽留,葉企孫毫不猶豫,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來完成自己心中,改變國家命運的鴻鹄大志。

一落魄乞丐要進清華,門衛強加阻止,校長見到後驚呼:快快上座

當時的中國,可用的人才少之又少,學術條件也異常的艱苦,可是,葉企孫從未想過放棄。

在他的努力下,清華大學成立了後來的王牌專業———實體系,由他擔任實體系主任,這對他自己來說其實是一種犧牲,相當于要放棄自己的專業研究,來做行政的工作。

因為,他把聘任第一流學者到清華任教列為頭等大事。

從1926年到1937年,他先後為清華大學實體系和理學院聘來了熊慶來、吳有訓、薩本棟、張子高、黃子卿、周培源、趙忠堯、任之恭等一批學者。

一落魄乞丐要進清華,門衛強加阻止,校長見到後驚呼:快快上座

▲清華年輕教授們的合影,右三為葉企孫

葉企孫一輩子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教育事業,為了中國科學,他一生傾盡所有,終身未娶,唯與學生親厚。

當時,愛國熱潮一波波襲來,有不少學生響應參加學生運動,他的幾個學生差點被警察開槍打傷。

葉企孫知道後十分生氣,留着淚,對學生們怒吼道“要是你們一個個傷到了,國家的科技怎麼辦?你們身上有屬于自己的使命!”

是啊!動蕩社會下的中國知識分子重任在肩,他們就像嫩芽,是要硬生生從石頭底下頂上來的,他們要為中國的科學獻身,他們是振興中國的科學力量,擁有科學的中國才能走出危難。

看着自己的學生一天天成長起來,葉企孫看到了這個國家未來的希望,曾經,倍感欣慰。

在抗戰時期,葉企孫的愛徒熊大缜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前赴冀中抗日根據地,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術幫助根據地研制武器,裝配電台。

一落魄乞丐要進清華,門衛強加阻止,校長見到後驚呼:快快上座

熊大缜

雖不舍熊大缜的離去,但他還是利用自己的力量,秘密組織學生們一起幫助熊大缜進行科研,并且給根據地運送物資。

遺憾的是,熊大缜的結局卻讓人扼腕歎息,1939年,熊大缜被人誣陷為特 務,遭到殺害。

葉企孫得知這個消息,頓覺五雷轟頂,他确信自己的學生是愛國的,是以,他始終堅持為熊大缜申冤,可是風雨飄搖之際,哪有人會理會葉企孫的請求呢?

建國之後,身為清華教授的葉企孫還是沒有放棄,希望能夠為自己的學生洗刷罪名,但是,事與願違,1968,已經70歲的葉企孫,因為熊大缜的事,被誣陷與特 務有關聯,被捕入獄。

一落魄乞丐要進清華,門衛強加阻止,校長見到後驚呼:快快上座

葉企孫

在獄中,審問者對他進行嚴刑拷打,可是,他自始至終隻有一句話:“我是科學家,我是老實的,我不說假話”。

一生清高的葉企孫受不了獄中非人的對待,他的精神受到刺激,出現了躁郁不安,記憶力衰退的情況。

1969年,他被釋放出來,但由于隔離審查、監視時間太久,以至于他出現幻聽,認為時時刻刻有電台在監視他。

“我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監視,我喝一口茶,電台就說我喝茶不對,我想走出門,電台就叫我馬上回去”,他對侄子說起自己的處境,眼睛裡有深深地絕望。

去看望他的侄子見此情形,悲哀至極,緊緊的握住他的雙手,心痛的說“你是學實體的,你知道電波透不過牆,根本沒有這種事,是幻覺”。

侄子多麼希望他可以清醒過來,但此時的葉企孫神志不清的呵斥侄子,“你瞎說,是你耳朵聾,聽不見監視的電台”。

之後,葉企孫再次入獄,他在身體和精神上遭受到了巨大的折磨,精神已面臨崩潰的邊緣。

出獄後的他身患重病,小便失禁,雙腿腫脹的厲害,不能行走,整個身子弓成90度,這個老人如同枯木在風雨中搖晃不定。

走在大街上,人人都避他三分,他神志不清,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往日德高望重的宗師變成了一個隻剩下半條命的瘋子,一個乞丐。

當時的中關村一帶,有不少人都看過他,他穿着一雙幫裂頭缺的破棉鞋,有時到小攤上,向攤主伸手索要一兩個小蘋果,邊走邊嚼。

如果遇到學生模樣的人,他伸手說“你有錢就給我幾個”,所求不過三五元而已,許是在他的腦海中,對愛護學生的意識出于本能。

後來,他漸漸恢複一些神智,常常獨自在清華園門口徘徊。

有一次,時任二機部副部長,負責原子彈工程的錢三強,在中關村的馬路上碰到他:

“一看到老師,我就馬上跑上去,跟先生打招呼,表示關懷,先生一看到我來了,馬上就說:你趕快離開我,趕快躲開,以後你見到我,再也不要理我了,躲我遠遠的”,錢三強後來回憶時,難掩心中的疼惜。

他的學生深知他的用意“他知道,這麼重要的工作,最忌諱同那些政治上有問題的人來往,他生怕錢三強是以遭到一些不幸”。

1977年,他被送往醫院進行搶救,在他即将去世的時候,嘴裡還念叨着回清華,他想回到那個學校,再看看他的學生是否過得一切安好。

這位學術界上的泰鬥因搶救無效離開人世,享年79歲,而直到1986年,他的冤屈才得以洗清。

一落魄乞丐要進清華,門衛強加阻止,校長見到後驚呼:快快上座

▲著名科學家施嘉炀和王淦昌(左),在清華大學為新落成的葉企孫銅像揭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