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阮籍是三國時魏國人,活了53歲,卻在三國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以“竹林七賢”之一的大名流芳青史。

他的好友嵇康臨死的一曲《廣陵散》讓世間所有的樂曲都黯然失色;他的好友向秀的一篇《思舊賦》抒盡相思哀婉之情,還有山濤、劉伶、王戎、阮鹹,如果沒有他們,建安文學的餘脈也就無從談起。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天賦異禀,八歲能文,酷愛文學。

阮籍出生在公元210年,這一年是建安十五年。這是真正的亂世。兩年之前,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劉備逃亡夏口,江陵城百姓也四散逃亡。這一年,周瑜和劉備聯合一戰,赤壁之戰名揚天下,從此天下三分。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阮籍一出生,就看到了這個人如草如犬如蟻的亂世。即使天資聰慧又如何?在這樣的世上,人命最賤,這也決定了他以後的性格。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或酣醉不醒,或窮途之哭,或青白眼看世界。

《晉書》中記載,司馬昭想和阮籍結為親家,這是好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但是阮籍聽說以後,一口氣喝了60天酒,天天大醉,媒人也沒機會開口。這件婚事就不了了之。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還是在《晉書》中記載,阮籍經常駕着馬車四處遊蕩時,不論道路有多崎岖,他一直駕車前行,直到行至路的盡頭,他便淚流滿面,哭嚎出聲,之後調轉車頭,換了一條路走,但是又走到了盡頭,再次嚎啕大哭。在這次哭中,阮籍從無論怎麼走都會行至盡頭的情況想到了當下窮途末路的現實,不由悲從中來,放聲痛哭。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阮籍是率性之人。喜歡的人他就用青眼看,比如好友嵇康帶着琴帶着酒來了,他滿心喜歡,青眼相待。不喜歡的人來了,就一言不吭,白眼相對。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阮籍雖然在亂世,但是他依然活出了自我。他不“摧眉折腰事權貴”,他不“朝扣富兒門,暮随肥馬塵”。他選擇的是閉門讀書,駕車尋幽,他選擇的是登山臨水,佯狂佯醉。

這是亂世明哲保身的一種方式。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還是《晉書》中的記載,沒有年代可考。阮籍登臨廣武(今河南廣武鎮),看到楚漢古戰場,不由發出感慨: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這句話就把曆史上的、當代的那些高高在上自以為是英雄豪傑的人,全部踩在了腳下。巍然聳立的是那個窮途之哭的阮籍,他為自己的“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哭泣,他吐血三升為母親的倉促去世哭泣,他為貌美如花卻未出嫁而死的兵家女哭泣。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雖說天地之廣,哪裡有阮籍的路?處處是窮途,處處是障礙。舉目天下,洪水滔滔,哪裡有可渡水的舟?

阮籍去世于263年。這一年,蜀漢滅亡,兩年後曹魏滅亡,又過了15年,東吳滅亡。至此,三國時代結束。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三國時那個學富五車、不拘禮節的阮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