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視訊加載中...

新海南用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6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3女2男,5名調查員泡在冰冷的海水裡,肩挎相機,手拿望遠鏡,苦苦尋找越冬水鳥。這是1月16日下午2點,記者在文昌市會文鎮南興村海邊看到的一幕。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春香尋鳥。記者 吳嶽文 攝

當日,海南觀鳥會、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聯合文昌清瀾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等機關在海南沿海50個水鳥栖息地開展同步調查。海南越冬水鳥調查自2003開始每年一次,從未間斷,至今連續開展了17年,調查既是一項科考活動,又是一項公民科學活動,除獲得豐富的調查資料外,還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本土鳥類愛好者,是海南島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鳥類調查活動。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蒙古沙鸻。海南觀鳥會供圖

春香是一個還未結婚的儋州女孩,在海南大學就讀期間,就迷上了觀鳥。10年來,因經常外出調查鳥類,皮膚曬得黝黑,但換來的是“鳥專家”的稱号,如今她熟悉各種鳥及其習性。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翹嘴鹬。海南觀鳥會供圖

1月16日,春香和4名隊員一大早就從海口趕到文昌會文鎮。會文濕地位于海南島東北海岸,從八門灣到馮家灣一帶的濱海濕地其長度約15公裡,寬度1到4公裡,面積約45平方公裡。會文濕地囊括了我國“近海和海岸濕地”中的大部分類型,被稱為“教科書式的熱帶海岸”。最具特色的是成帶狀套疊分布的紅樹林、海草床和珊瑚礁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這在我國很罕見。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勺嘴鹬。海南觀鳥會供圖

會文鎮南興村海邊遍布茂密的紅樹林,春香和隊員需要步行蹚過1公裡多長的海水才能到達灘塗。海水裡布滿沙石,不小心腳會被割破。有的灘塗松軟,不慎雙腿陷進去,越掙紮陷越深,隻得求助同伴幫忙才能拔出來。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黑翅長腳鹬。海南觀鳥會供圖

“水鳥喜歡在灘塗覓食,螃蟹、貝類、魚、海生物都是它們的最愛。隻有離近點,才能拍到好的照片。”為了尋找各種可愛的水鳥,春香泡在海水裡,雙目通過望遠鏡搜尋,一站就是10多分鐘,一動不動。一天忙活下來,腰酸腳疼。也有新發現讓春香興奮不已,她在這裡看到了很罕見的小青腳鹬和黃嘴白鹭,樂壞了。會文濕地是海南10多年來唯一的小青腳鹬分布點。與喜歡成群活動的椋鳥不同,有些鳥喜歡“高冷地獨來獨往”,小青腳鹬就是其中之一。小青腳鹬屬于全球性瀕危鳥類,種群數量非常稀少,一般繁殖于東北亞的薩哈林島等地,遷徙時會經過我國一些東部沿海省份。春香說,之前海南觀鳥會釋出的會文濕地調查報告顯示,小青腳鹬百年來在海南一共記錄過三次,三次都在文昌會文,數量均為1隻,這一方面說明會文的小青腳鹬記錄相對穩定,另一方面也表明其非常稀有。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黑臉琵鹭。海南觀鳥會供圖

1月16日,5名調查員通過一天在會文鎮灘塗的尋找,發現了20多種鳥,其中有白胸翡翠1隻、鐵嘴沙鸻25隻,蒙古沙鸻64隻,青腳鹬1隻,紅頸濱鹬45隻,黑腹濱鹬47隻,灰斑鸻7隻,澤鹬5隻,潘石鹬1隻,紅腳鹬1隻,蒼鹭1隻,闊嘴鹬5隻,中白鹭4隻,白鹭65隻,鵲鸲1隻,家燕5隻,藍翡翠1隻,池鹭3隻,三趾濱鹬1隻等。“之前,我們在會文記錄到的珍稀瀕危鳥種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種,分别是黑翅鸢、遊隼、黃嘴白鹭、小青腳鹬、領角鸮和褐翅鴉鵑,以及被列入iucn易危動物大濱鹬和近危動物紅腹濱鹬。”調查員春香說。

“會文濕地作為海南東海岸越冬水鳥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地方,調查記錄到的水鳥種類約占海南水鳥種類的50%。近年來觀察到包括小青腳鹬、大濱鹬、大杓鹬、長嘴鹬等稀有瀕危鳥類。會文濕地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機關評為中國十塊最值得關注濱海濕地之一。”調查員袁浪興告訴記者,去森林、濕地和公園,尋找飛鳥的蹤迹……如今,随着生态旅遊的逐漸興起,觀鳥也正成為人們親近大自然的悠閑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