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身處不同的崗位,
但每個人都有夢想也有情懷;
她們肩負不同的使命,
但每個人都有責任也有擔當;
她們擁有不同的身份,
但每個人都有激情更有韌勁!
她們就是婦聯執委,
一群可親可敬又可愛的人。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
和中國婦女十二大精神
進一步深化婦聯改革
增強婦聯組織的
政治性、先進性、群衆性
進一步加強與我市優秀女性的聯系
福州市婦聯
積極實施“培雁計劃”項目
在這過程中不斷湧現出
一些優秀女性代表
她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助推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
為廣大婦女群衆送溫暖辦好事
為推動全市婦女兒童事業
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本期人物:
省級伬唱非遺傳承人、福州市婦聯執委 鄭怡
一襲絲綢旗袍,
臉若銀盆,眼如水杏。
一聲曲盡其妙,
時而高亢,時而低沉。
舞台上的鄭怡正表演着福州伬藝,她落落欲往,矯矯不群,讓台下觀衆沉浸于悠揚的樂曲歌聲中,一曲唱罷,便“吖好!吖好!”地拍手叫好……
“80後”鄭怡是福州本地人,作為新晉的省級伬唱非遺傳承人,她已系統地學習評話十八年,師從陳如燕(福州評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學習伬唱十五年,師從強淑如(福州伬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2007年,鄭怡開始登台表演伬唱,迄今獲省曲藝表演一等獎、福建百花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2012年,她的伬藝《秦樓月·春回坊巷》獲得全國曲藝非遺保護成果學術交流展演銀獎。
傳承:習于評話,成于伬唱
十四五歲時,鄭怡看見姑姑鄭州彈琵琶,覺得很有意思,當時,鄭州在劇團當演員,後來到福州曲藝團工作。見到鄭怡如此感興趣,鄭州便送她去師父那裡學琵琶。從此,鄭怡與福州傳統曲藝結緣。
高中畢業後,鄭怡考上福建師範大學音樂系的函授班。鄭州的同僚鄭雪萍教了鄭怡幾分鐘評話,對她的表演很滿意,勸她報考市藝校。經過考試,鄭怡順利被錄取。
“在藝校學習的時候,教學的老師都是大師,他們給的東西當時還不懂,隻覺得好玩好看好聽才能吸引我。”鄭怡回憶道,“十番伬,沒有打擊樂,最古老的十番和最古老的伬唱,讓年輕演員來唱,就很新穎。”
2003年9月,鄭怡開始跟着陳如燕系統地學習評話,接受了3年的評話專業訓練,從師傅那裡學到了全本對口評話《奇女姻緣》《施三德》。
2006年9月,她通過了市曲藝團的錄用考試。在市曲藝團,鄭怡跟着強淑如學習伬唱。她自彈自唱,能一人多角色,表演細膩,感情豐富,唱腔字正腔圓,腔随情轉,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如泣如訴。
擔當:藝術扶貧,教學相長
“觀衆都喜歡好看的,光鮮的。”談到當今藝術在年輕人心目中的地位時,鄭怡說,“我們需要做點什麼,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伬唱,愛上曲藝”。
2013年起,鄭怡深入學校,開始進行伬藝教學。“想要學好評話和伬唱,必須先學會說福州話。”鄭怡表示,現在很多福州本地的孩子,并不會說福州話,這不利于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目前,鄭怡負責閩侯關口國小和台江第三中心國小、台江第四中心國小的伬藝教學。
“閩侯關口國小的孩子受爺爺奶奶的影響,對福州話有親近感,在語言學習方面比較迅速,但較少接觸樂器,反應比較羞澀。”是以,對于他們,鄭怡采用循循善誘的授課模式,以福州話方言為切入點,由“講”到“唱”,收獲了當地孩子熱情的回應,“孩子們很懂事,鉚足勁學,一教就會。”
而在台三小與台四小,第一節課開始前,鄭怡會先用國語跟學生們介紹福州話和福州劇本,用幾句孩子們能聽懂的方言詞彙,訓練孩子們的語感。
“得先讓他們的耳朵熟悉我的音頻,用福州話發音的音頻。”長此以往,台三小和台四小的孩子漸漸熟悉了福州話的發音模式,開始進行伬唱教學。“剛開始,起碼五個字要教一節課,現在,我隻要一說,他們就能夠把幾句話說出來。”
目前,鄭怡正帶領台四小的學生參與福建省曲藝“丹桂獎”比賽,他們參賽的曲目是福州經典曲藝《秦樓月·上下杭》。“以古筝、二胡、琵琶、笛、笙等樂器伴奏,以唱為主,間有說表,孩子們用十番伬的表演形式讓更多人領略到曲藝文化的魅力。”鄭怡表示。
創新:别出心裁,獨具匠心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它們穿越時空,記錄時代的變遷。對于非遺而言,保護和傳承是不變的課題。“湯底不變,加入和湯沒有碰撞的食材可以增色增味。”談及對非遺文化的傳承時,鄭怡認為,閩劇“老湯”也可以“熬”出傳統新味。
“唱腔方面,我維持‘陳派唱腔’,也就是陳潤春大師的唱腔。但我會在表演時使表情方面更加豐富。”鄭怡表示,老一代女藝人的表演并不是那麼張揚,受當時舊社會環境影響,老藝人們更多會在唱腔方面下功夫。“但我們是新時代女性,我們有自己的主見,獨立的思考方式,在表演方面可以展現出來。”
戲曲藝術不是用來束之高閣的,而是要“活”在現代的時空當中。“老藝人身上那種對伬唱的純粹,現在更加彌足珍貴。到我們這一代,需要返本開新,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才能更好地将它傳承。”鄭怡說,對于伬唱的傳承,還需要融入福州城市的地方文化,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到其中。這不僅戲曲人在追尋,更有賴于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巾帼勇擔當
👍👍👍
海峽教育報出品
編輯:羅菊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