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作者:50是人生的秋天

《畫皮》這部電影,根據清代蒲松齡《聊齋》故事裡的一篇改編。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畫皮出自聊齋志異,電影篇

香港鳳凰影業公司在這部影片上先拔頭籌,1966年就已拍攝了這部情節驚悚跌宕的電影,官方都命名為恐怖電影片。

恐怖在什麼地方?一是電影主題,二是場景布置,三是片景音樂,四是展示情節,五是觀衆内心裡提前都知道在劇裡有個“鬼”,說的,演的都是鬼故事,内心已有一種自然防範的“警惕性”。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這電影讓人的确心懸哈!

有這麼多因素加起來,不恐怖是說不過去的。

影片由鮑方執導,朱虹、高遠、陳娟娟、翁午主演的恐怖電影。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古香古色的一段志異傳奇

講述了書生王崇文因功利心切,錯把女鬼當考官女兒收留,結果被其所害的故事。該片于1966年7月29日在香港上映,十年後在國内電影院上映。

看這部鬼怪電影時,那是第一次看到恐怖類說鬼的電影,内心簡直充滿惡夢般陰影,用什麼詞語形容當時看電影的感覺呢?毛骨悚然,膽顫心驚,不寒而栗,寒毛倒豎…,什麼詞語都适合,而且都體會到。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這眼神擾了我,讓我絕對不敢看第二次

看到惡鬼來到床邊出手剜心時,我是吓得不敢再看了,給直接鑽到坐凳下面去了,好半晌聽見影院觀衆席上一片唏噓驚歎聲終于停止,才鑽起來,回家後還是感覺背後風嗖嗖,拔涼,拔涼的…

影片主角: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不是鬼時,好漂亮

梅娘

演員 朱虹

自稱是鄉試主考官的女兒,被後母逼婚出逃尋父的她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殘忍毒辣的女鬼。與王崇文接近的最終目的是挖掉他的心髒,吸幹他的血液。最終被王崇武師傅消滅。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金鷹”就是他,也是精英,小生好俊呀

王崇文

演員 高遠

明朝書生,雖14歲就中秀才,卻始終過不了鄉試。鄉試再次臨近,一心想中舉人的他害怕名落孫山,開始求神問蔔。某日他得道士指點,在半夜出門朝西北方向走去,來到一座名為魁星閣的破廟時,他見到一位正在痛哭的美人,自稱名叫梅娘,是鄉試主考官的女兒。王崇文聽後大喜,想借助她直上青雲,卻不想梅娘是個披着畫皮的鬼怪。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他老婆雖樸素與素顔一點,其實内心很好,王生剜心後還救,感動嗎?

陳氏

演員 陳娟娟

王崇文的妻子,是一位悉心照料夫君起居的賢妻良母。但随着王崇文與梅娘的感情增深,王崇文眼裡越來越容不下陳氏,最終更被趕出家門。陳氏欲尋短見,幸被在外學武的小叔王崇武救下。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勇敢正直的弟弟,跟哥哥完全不一樣,可惜鬥不過鬼

王崇武

演員 翁午

王崇文的弟弟,一直在外地學武。在嫂子陳氏被哥哥趕出家門欲尋短見時,剛好回家的王崇武将其救下,在聽完嫂子的哭訴後,回家欲看個究竟。很快,他和兄長看到駭人的一幕,明白梅娘原來是披着畫皮的鬼怪。崇武自知不敵,立刻請師父前來幫忙。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邪不壓正,最終降伏

師父

白發道長

崇武請到師父出山,白發道長道行勝過惡鬼,符合邪不壓正的價值主題,惡鬼經較量下被道長殺死,化成一縷青煙消逝殆盡,抖落下被畫過的那張人皮,結束了他的作惡。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堪稱《聊齋志異》裡最出名的篇章

《畫皮》出自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聊齋志異》的第一卷40回。講述了發生在太原王生、夫人陳氏、無名美女間的一段傳奇故事。王生路遇美女,将其收留。誰知美女實為披着畫皮的厲鬼,将王生開膛剖心。救夫心切的妻子陳氏在道士的指點下找到一名乞丐,忍受食痰之辱,最終咳吐出丈夫的心,王生因而得救。蒲松齡在最後陳詞點評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

1977年,首版《畫皮》上映,來說說你當年看影片的心情,壓力大嗎

讀懂寓意,“鬼”說的不是“鬼”

《畫皮》極有教育意義,警示世人的作者寓意包含在故事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