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7家晶片廠商的無人機布局

颠覆者,在上遊,越是處于上遊,就越是緊扼整條産業鍊的命脈,無人機市場也不例外。

上遊晶片廠商正在逐漸往下遊去滲透,相比起從下往上走,它們具有天然的優勢。

此篇文章盤點了7家廠商在無人機領域的布局,包括有高通、英特爾、英偉達、全志、聯芯、華為海思、三星。

高通

為了讓qualcomm inside,讓自己的晶片優勢進入到無人機領域。高通在2015年先後開啟收購和投資,在2月份的時候收購了無人飛行器研發公司kmel robotics,同月月底,領投了大疆原消費領域的勁敵3dr 5000萬美元c輪。除此之外,高通在9月份推出了無人機設計平台snapdragon flight。

snapdragon flight最根本的優勢在于拉低了無人機的制造成本和售價,再往下挖深層一點,是因為1、高通無人機晶片具有和智能手機相同的處理器,也可能包括其他一些相同部件,能做到規模化生産進而帶來成本優化的效應;2、晶片高度內建化,節省了無人機多個高價子產品的合起來的成本,據悉各個子產品成本合計為無人機成本的30%~40%。

對比目前主要的無人機晶片解決方案,高通snapdragon flight 的cpu 尺寸最小、主頻最高。目前已應用于國内廠商零零無限的小型無人機産品hover camera 及零度智控的自拍無人機dobby 的樣機。

英特爾

随着傳統pc銷量的持續滑坡,英特爾正将其晶片業務轉移到火爆的無人機戰場。

但是相比起銷售終端産品,英特爾更熱衷于為無人機提供解決方案,尤其是表現在無人機視覺方面。英特爾最大的優勢在于其realsense技術采用的紅外雷射,相較起高通的雙目視覺技術,規避了計算機視覺識别物體的大量計算,并有效提高了精度。

在市場層面,英特爾于2015年花費了6000萬美元聘請了昊翔typhoonh作為realsense的在消費級市場上的推廣使,更于日前釋出了面向開發者的aero無人機,也是搭載了realsense技術。

除此之外,英特爾早在此前就已經投資了兩家無人機公司airware和precisionhawk,還于2015年收購了可穿戴裝置與智能眼鏡制造商recon,以及緻力于算法研究的德國無人機制造商ascendingtechnologies。

英偉達

相比起英特爾試圖利用其處理器進入無人機市場,來彌補pc銷售的疲軟态勢,英偉達沒有迫切進入無人機市場的理由,其核心的gpu圖形處理器業務年增長幅度為7%,占據其2016上半年營收的82%。據億歐了解,2015年英偉達相繼為parrot及其競對大疆提供晶片,針對無人機市場,英偉達開發了jetson tx1晶片方案,可以勝任各類圖像圖形識别和進階人工智能任務,使用它的無人機可以在空中停留更長時間。據悉,英偉達同時為大疆和競對parrot提供過晶片方案。當然英偉達并沒有将tx1主機闆的潛力限于在無人機的運用,它還可被運用于機器人、物聯網裝置或者實驗室裝備。英偉達還為開發者們提供了計算機如openvx1.1的視覺庫以幫助開發人員使用主機闆。

全志

出身廣東珠海的晶片廠商全志,從去年初推出的r8便攜式網際網路電視方案;到ces asia 2015上,與京東智能聯合推出了的“叮咚”智能音箱(全志r16方案);再到美國next thing的9美元電腦banana pi成功衆籌近200萬美(全志r8方案)。這三款産品都是基于全志針對iot市場推出的r系列晶片。去年8月,remix推出了基于全志a64晶片的“首款android pc”——remix mini,并成功在kickstarter上衆籌到了近150萬美元。而小米剛剛釋出的小米無人機采用的主要方案也正是全志科技(300458,股吧)最新的r16平台。

聯芯

大疆精靈phantom 4就采用過聯芯方案lc1860,零度智控還推出基于聯芯lc1860的雙目視覺整體解決方案。據悉,聯芯還與小米合資成立松果電子,專注智能硬體領域。

華為海思

華為在潛入無人機領域。其旗下全資子公司華為海思原先在安防攝像頭市場拿下了70%的市場佔有率,随後為了給這安防攝像頭插上翅膀,于2016年7月推出了華為無人機平台,即聯手深圳本土初創公司宙心科技,在華為海思晶片的基礎上推出了一系列無人機解決方案。

三星

三星于2015年5月推出了低功耗晶片artik,有三個規格,其中artik1大小隻有12mm*12mm,售價不到10美元,據悉規格不同,在處理速度、存儲能力以及無限電通信能力上均有差異。這晶片面向無人機和智能家具等網際網路裝置。業界普遍認為artik将成為三星對抗高通及英特爾的殺手锏,但嚴格來說,三星還隻是後來者。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