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啟軒紀念收藏封面
近兩年來,由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東莞報業傳媒集團編輯出版中心出品的《張其琛紀念文集》出版。該書是東莞市曆史文化畫冊系列之一,是東莞市協會下大力氣創作的。
東莞曆史悠久,自宋園以來,人才一代,是廣東南方的文化名鎮。近年來,政協團結各方,緻力于文化曆史資料的彙編,收集知名學者和藝術家的作品,為鄉鎮文學延伸一線脈絡。
張啟璇(1859-1946),這個詞,改稱玉泉,晚羅浮玉道人,又稱嶺南俞人、東莞傢村水籬人,東莞末年學者,以陳伯濤的名字為晚清,以詩詩在當代,在整理、儲存、流動的鄉村文學中,做出了更大的貢獻。本書彙集了張啟璇五代人長達一百年的紀念文章,也收錄了專家學者對張啟璇詩學的貢獻,以及他對鄉鎮文獻和流布的貢獻。
本書收錄的文章主要有:張啟軒的六子張京峰的《第一任顔章奇奇的故事》、張啟軒三子張京漢的《家嚴密記》、張啟軒的第十二子張靜怡的《張其琦人生坎坷的一生》和《張其琛在上海的一生》,張啟軒的孫子張朝陽寫《祖先和父輩的遠距離送去》, 張啟璇的曾孫女石淑儀寫了《雲山三金的痕迹》等值得紀念和紀念的文章;向張玉泉泰先生緻敬,東莞著名學者楊寶軒著作《張其琛及其詩集》,中山大學教授楊泉所著《張啟軒東莞鄉文獻彙編》,南開大學學者王夢川所著《名山瑰寶,詩人心史》,并進行了詩歌的初步探索, 《東莞詩歌的探索——張啟軒<東莞詩歌>與<銀珠詩>》等研究文章,由香港中文大學鄭中山博士撰寫 最後,與張啟璇的曾孫張德雄的《張啟璇年鑒》合集編纂,按時間順序記錄張啟軒的重要事迹和作品,以具體事件為節點。
張其琛去世享年88歲,從事筆畫、書寫等工作。《餘泉的'詩書',一步之遙嶺南》,他的詩歌在東莞文學史上頗有名。如今,張啟軒的後代,與張啟璇有過個人接觸,也活着的人也不多,而且已經走到了歲月的盡頭。這些人很少講述張啟璇晚年的生活故事,做人,寫文章紀念他。再過十年二十年,恐怕再也不會有人寫這樣的文章了。是以,這本書的出版是及時的,同時,其豐富的曆史價值對于東莞傳統文化的推廣和傳承意義重大,是人民政協在鄉鎮文獻整理方面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吳學平/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