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時間臨近6月,“6·30”搶裝潮在行業内的影響正在逐漸加強,元件端旺盛的需求導緻的價格上揚,也由産業鍊向上遊傳導。目前,國内元件價格開始上漲,多晶矽、矽片、電池端分别有不同程度上漲。
來自pvinfolink的資料顯示,在矽料和矽片端,價格上漲較為明顯,漲幅分别為3.57%和1.12%。受此影響,多晶電池片(轉換效率18.4%)的漲幅為4.52%,部分轉換效率超過19.5%的多晶perc電池片可達 0.25美元/w以上的價格。值得關注的是,持續供不應求的單晶電池片,價格仍在 1.96元—1.98元/w、0.24美元—0.25美元/w的區間。
元件方面,多晶元件供應短缺、價格快速上漲。雖然整體産能過剩,但是許多一線大廠産能依舊短缺,并且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受電池端漲價影響,多晶元件平均上漲了0.1元—0.15元/w左右,而單晶元件反而因為産能逐漸釋放、供需趨于平穩,價格波動不大。價格的變化和綜合成本效益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緻使投資者重新進行多晶元件的成本效益評估。
供求關系造成元件價格波動是常态,價格水準取決于市場供需,但價格下降空間歸根結底看成本。透過現象看本質,尤其是在諸如發電量、可靠性、集約性等要求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最終影響投資者進行決策的落腳點,應該在于對光伏産品“成本效益”的綜合考量。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