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沒有聽過這一段對話?
“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
“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乎?”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段對話的出處是東漢名臣陳蕃年少時與薛勤的對話。
薛勤看到陳蕃住的房間髒亂,于是批評陳蕃為什麼不打掃屋子,面對陳蕃的話,薛勤給了強有力的一擊!
是以,從古至今,我們所接受的資訊是,房間一定要幹淨整潔。
更有人曾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房間淩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那麼事實當真如此?
Ⅰ
著名經濟學家哈福德曾在《混亂》一書中提到,專門研究不同人的整理習慣的實驗。
實驗結果發現:
喜歡将很多時間花在整理分類檔案上面的人,會保留很多無用文檔。
這是因為他們在整理的過程中,花費了很多精力,是以就不舍得扔,進而導緻最後的無用文檔越來越多。
而這種行為,不僅占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還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負擔。
是以,人們從一絲不苟,整齊有序中無法得到實際的好處,反而有些浪費光陰。
是以,強調孩子的房間必須整潔有序,這并不是一件絕對性的好事。
再者,縱觀一些偉大的名人,他們的房間也并非全是井然有序,幹淨整潔。
喬布斯曾說:“我的個人魅力是從淩亂的桌面開始形成的。”
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更是喜歡在書堆裡讀報紙,而且從不允許别人來清理他的桌面;
知名作家馬克·吐溫,他的桌面上永遠散落着淩亂的手稿;
知名漫畫家奈良美智的牆壁上貼滿了漫畫作品,而且貼放的位置是東一張西一張。
最後,心理學家曾認為,房間亂一點,對孩子的創造力有幫助。
因為在這種混亂的情境中,更容易激發創造力,這也是為什麼需要藝術家、發明家的房間擺放雜亂。
而創造力更是與将來的成就挂上鈎。
美國心理學家e.保羅托倫斯給出了具體的結論:
創造力與成就有正比的直接關系,這個預測名額,比iq等其他方面還要準确。
是以孩子房間淩亂一點,說不定将來會更有出息!
Ⅱ
但有些父母,就是不喜歡看到孩子的房間雜亂無章,那我們又該如何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呢?
★不輕易否定孩子稀奇古怪的想法
美國教育家ken robinson曾說:
孩子3-4歲時,大部分孩子的創造力可以說是天才級别;
上國小時,就隻有1/3的孩子還擁有天才級别的創造力了;
而到了青春期的孩子,隻剩下1/5的孩子擁有了。
是以孩子從小的一些想法,可能在父母眼中是很荒誕的,但是也不要輕易給予否定。
朱彥臻是一個小小發明家,他7歲時,就發明了“一種台燈燈具結構”獲得了國家專利。
後面發明不斷,更是在2013年,被惠州市天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聘為特約工程師。
據他爸媽說,朱彥臻從小就喜歡動手拆東西,家中的門、電器時不時就會遭到拆卸。
但是朱彥臻父母并沒有呵斥孩子,相反還非常鼓勵孩子。
★盡可能去支援孩子
美國有位叫joey hudy的孩子,他利用空氣壓力的原理,創造了一台超級棉花糖發射器。
把棉花糖塞進去,然後手動給發射器打氣,當這個氣壓到了一定的度數,就可将棉花糖彈射出去。
因為這個創造,他後來被邀請到美國科學展。
而joey hudy在發明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的父母給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是以,要想孩子将來有出息,我們就不能按我們固有思維去考慮孩子。
因為我們眼中的雜亂無序,可能是孩子創造力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