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訓練無門檻”“輕松月入幾萬”……四川某電商服務公司被指虛假宣傳緻使多人受損

作者: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18日消息(總台央廣記者錢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有多位聽衆向中國之聲反映稱,某知名短視訊平台和浏覽器推送的電商教育訓練服務廣告,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在繳納數千元教育訓練費後,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教育訓練,也沒有産生實際效果,反而一步步陷入了繳納更多教育訓練費用的套路中。情況究竟如何?

“教育訓練無門檻”“輕松月入幾萬”……四川某電商服務公司被指虛假宣傳緻使多人受損

教育訓練廣告

家住河南的張先生(化名)告訴記者,今年7月,他在某知名短視訊平台和浏覽器上看到了關于電商教育訓練的廣告,廣告中寫着“做跨境電商,挑戰月入30萬”等字眼。出于好奇,張先生點開連結,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加了微信之後,他就發一些連結,讓我們點進去,然後說幾點有直播課,讓我們聽課。”

張先生告訴記者,直播課程的内容主要是如何輕松打造月入幾萬的跨境電商店鋪,從業人員承諾會對學員進行“一對一”的耐心輔導,将來還會對店鋪進行流量支援。

“我們要講的主要内容是教大家零基礎、無貨源,一個新手小白如何打造月賺3萬+的跨境店鋪……”

張先生平日裡空閑時間較多,看過了課程介紹後,他就打算做個副業,随即繳納了3880元的教育訓練費。繳費之後,從業人員給他發了一個連結,之後就逐漸減少了和張先生的交流。“微信怎麼發資訊他都是不回的,他隻是在qq上,你要是哪裡不懂,可能問他一下,他有的時候會回。”張先生告訴記者。

“教育訓練無門檻”“輕松月入幾萬”……四川某電商服務公司被指虛假宣傳緻使多人受損

直播課程介紹

張先生說,由于自己并不擅長操作計算機,看了教育訓練課程之後感覺收效甚微。此時,從業人員又回複張先生,要想成功開店,還需要通過教育訓練機構的内部考試。“如果你就是不會,那些老師講課最後還會故意放給你資訊,如果你不會操作,公司還可以替你托管,然後再收你的托管費,等于一步一步把你套進去。”

發現自己無法開網店盈利後,張先生想要退款,但幾次和公司協商未果。

“教育訓練無門檻”“輕松月入幾萬”……四川某電商服務公司被指虛假宣傳緻使多人受損

一名參與教育訓練的大學生告訴記者,繳費後,從業人員發給學員的教育訓練内容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電商平台本身的頁面,并不是所謂的“一對一”定制課程。“他們發的視訊還有連結,大部分都是蝦皮官方的平台本身就已經有的,(這些視訊是)用來給這些開店的商家學習用的,不通過這樣一個教育訓練平台,這些賣家也是可以擁有的。是以其實就是他們把蝦皮平台上面的學習視訊發給他們的學員,然後為他們自己做宣傳。”

此外,有學員在接受教育訓練後,發現仍然無法營運店鋪盈利,在從業人員的引導下,又繳納了9980元的店鋪托管費,這一系列繳費操作,進行所謂的線上學習後,仍然沒有取得效果。

據記者了解,遭遇類似情況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初步統計已經超過60人。

針對此事,記者也聯系了提供教育訓練服務的四川優商學電商服務有限公司,從業人員回應稱,學習效果因人而異,确實存在部分學員由于沒有達到學習效果而提出退款的情況。“為了營銷嘛,可能一開始說的比較簡單一點,但是學員報名之後,學習了一段時間發現還是比較有難度,會發現這個事情比想象中更難,就會有這種反映,就說不想學了或者怎麼樣。”

從業人員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積極處理相關的事宜。

對此,多位學員表示,自己的退款或者協商申請并沒有得到公司從業人員的回應。

除了跨境電商教育訓練,近年來,随着短視訊的興起,類似“網紅打造”“手把手教你帶貨”的教育訓練層出不窮。一些看似誘人的賺錢噱頭中,卻隐匿着新型詐騙陷阱,使受害者深陷維權困境。消費者該如何維權?又該怎樣加強監管?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骁表示,如果宣傳廣告中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内容,并且沒有提供相應服務,涉嫌虛假宣傳。“廣告内容為‘跨境電商教育訓練項目’,但實際并未向消費者提供有效的服務,‘月入十萬’也僅為宣傳噱頭,實際則一步步套路消費者交錢買一些提前錄制的通用課程。顯然,‘輕松月入十萬’等内容并不真實存在,相關廣告為虛假廣告。”

韓骁指出,消費者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投訴以及向公安機關報案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消費者可根據其與對方訂立的相關教育訓練合同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或以對方存在欺詐為由要求撤銷合同并要求對方返還合同款項。”

韓骁認為,平台應加強對投放廣告的稽核。“對于可能存在虛假的廣告,禁止投放,同時開辟廣告投訴通道,對于收到投訴的虛假廣告,應立即停止投放,并進行相應審查。”

根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廣告主違法釋出虛假廣告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釋出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範圍内消除影響,并處罰款。“廣告經營者、廣告釋出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制作、代理、釋出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并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韓骁說。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規範教育訓練市場,關鍵要做到三點。“第一,要提升失信成本,降低失信收益。第二,提升企業的守信收益,降低守信成本,確定守信收益超過守信成本,徹底扭轉劣币驅逐良币,好人受氣、壞人神氣的逆淘汰效應。第三,提升消費者的維權收益,降低消費者維權的成本,確定維權收益高于維權成本。堅決扭轉過去存在的消費者為了追回一隻雞,必須殺掉一頭牛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