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康三絕之“史”

杜康三絕之“史”

中國酒文化淵源流長,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随處可見其閃耀的風姿。中國最大的酒文化起源地就在河南洛陽。江統著的《酒诰》中有這樣的記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郁結成味,久蓄氣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杜康,代表的是一代造酒之神。

杜康三絕之“史”

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吟詠“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就成為了酒的代稱。

杜康三絕之“史”

同時,杜康還是一個地方,是距洛陽市區40餘公裡的汝陽縣蔡店鄉杜康村,這裡就是酒祖杜康曾經的造酒之處。杜康,不僅釀出了一個淳厚之地的風土人情,也釀出了古老的杜康文化。杜康與生俱來的中國酒文化基因,單從名字來看,便能讓人聯想起它意義非凡的曆史征程。

在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明确記載杜康造酒的古典文獻有20多部,如《酒诰》、《世本》、《說文解字》、《戰國策》、《漢書》等;明确提及杜康的詩詞歌賦有100多首,白居易的“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蘇轼的“從今東坡室,不立杜康祀”等;杜康造酒醉劉伶、竹林七賢、醉八仙等,可見自古至今,杜康之名,天下皆知。

晉人江統著的《酒诰》中記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據傳,年輕時的杜康在牧羊時,把吃不了的剩飯傾于桑樹洞中,日久發酵有了酒味。杜康從“空桑穢飯”的自然現象中得到啟發,造出了開天辟地的第一杯秫酒,成為舉世公認的“酒祖”。目前杜康造酒遺址公園裡還有棵2800年柘桑,據傳,這棵柘桑樹就是老桑樹的後裔。它的生命力極強,盡管80%以上的樹幹已經腐朽,但仍然枝繁葉茂,樹冠的直徑達六米還多。同時,人們也将杜康奉為我國釀酒的鼻祖,酒神。 《酒诰》

杜康,不僅是秫酒的創始者,更是中國酒文化的締造者!杜康文化具有無可辯駁的肇始性,具有紀念始祖意義的鮮明性,具有代表中國酒文化的主體性。

杜康三絕之“史”

被稱為“地下酒城”“華夏第一窖”的原酒儲藏地,總面積16000多平方米,總容積6萬多立方,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地下白酒私人酒窖。

這裡的杜康酒,精選杜康釀酒遺址自然地理環境下,所特有的高粱、小麥為主料制曲,秉承杜康始釀秫酒并世傳千年的“三蒸三釀、五齊六法”、單梁固态發酵,用叉裝甑、老五甑工藝、擇時取酒、手工釀制、混蒸混燒、量質摘酒等古法技藝,每個環節都嚴格遵循古訓,一絲不苟。

杜康三絕之“史”

原酒在酒窖相對恒定的技術狀态下,經曆多年陳化,風味更加風華醇美。正如已故美術大師李苦禅飲杜康後詩雲:“醉虎眠龍瓊漿液,飲到劉伶是酒神。芳逐康河千載譽,名返仙莊一杜魂”。

在悠悠歲月長河裡,杜康酒一如盈溢着醇香的綿長記憶,滴滴甘醇中激蕩着文化的深遠傳承,屢屢酒香裡訴說着曆史的滄桑巨變,也成就了一段段耐人尋味的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