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已滅絕動物:活在曆史裡的中國犀牛

作者:中國鏟史官

中國犀牛是生長在中國的三種犀牛(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的種群統稱。

已滅絕動物:活在曆史裡的中國犀牛

中國犀牛一般體長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噸。它有許多獨特的外貌特征,異常粗笨的軀體,短柱般的四肢,龐大的頭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長有單角或雙角,還有生于頭兩側的一對小眼睛。它們雖是身體龐大,相貌醜陋,卻是膽小不傷人的動物。不過它們受傷或陷入困境時卻兇猛異常,往往會盲目地沖向敵人,用頭上的角猛刺對方。它們雖然體型笨重,但仍能以相當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離内能達到每小時50公裡左右。

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藥,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但由于人類的活動和過度開發,使得它們的栖息地逐年減少;再加上它們頭部的犀角的經濟和藥用價值極高,使它們從遠古時代便受到人類的大肆獵殺,且被捕殺數量離近代越近越多,就這樣它們終于在20世紀初在中國幾乎蹤迹全無,并于1922年在中國徹底消失。

已滅絕動物:活在曆史裡的中國犀牛

到了公元20世紀初,犀牛在中國所剩無幾。這時的犀牛角更顯得珍貴,但據當時官方資料,在公元1900年到公元1910年,僅10年間,官方和民間進貢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這還不包括偷運到國外的!而這之後,犀牛就極少能捕到了。

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犀(蘇門答臘犀)被捕殺;

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印度犀)被殺;

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殺;

在民國建立後的十餘年間,共捕殺隻有10頭左右。此後,在中國大地生存了幾千年的犀牛在中國徹底的絕迹了。

已滅絕動物:活在曆史裡的中國犀牛

盡管中國政府又從海外引進了一些犀牛,盡管90年後的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從中國的動物園内目睹和觀賞到犀牛,但是,原本土生土長在中國野外環境裡的犀牛,卻永遠一去不複返了。雖然這三種犀牛至今還存在,但是它們依然處在瀕危和極危狀态,仍然急需我們人類的保護。

已滅絕動物:活在曆史裡的中國犀牛

三千年前的殷商時代,在野外遇到犀牛,是件平常的事情,大約相當于今天在田野裡遇到兔子。根據甲骨文的記錄,當時稱犀牛為“兕(sì)”,被捕殺後主要供人食用。在《殷墟文字乙編》第2507片記載的“焚林而獵”蔔辭中說,殷王一次就捕獲林中的犀牛71頭。

犀牛的皮很厚,能抵擋刀、箭等兵器的攻擊,是制作盾牌、铠甲的上等材料,可制成“犀甲”。《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上記載,僅吳王夫差就有十萬三千名身穿犀牛皮甲的勇士。曆史記錄或許誇張,然而假使這個數字縮小十倍,對犀牛皮的需求仍然是十分驚人的。在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由于犀牛數量開始逐漸稀少,是以犀牛角也越發顯得珍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