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下足“三種”功夫真扶貧——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白銀區财政局局長吳志明

原标題:下足“三種”功夫真扶貧

——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白銀區财政局局長吳志明

記者 王明瓊

吳志明是一名“地道地道”的财政人,參加工作30餘年來,他一直和财政工作打交道。脫貧攻堅戰打響後,他帶領全體财政幹部立足财政職能,積極主動作為,下足三種功夫,在扶貧路上跑出了加速度。今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吳志明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号。

下足細功夫,用真心扶貧

“扶貧資金是貧困群衆的‘救命錢’,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讓每一筆扶貧資金的效益達到最大化,確定每一分錢都用好、用活,是我們每一位财政幹部的職責。”吳志明常把這句話挂在嘴邊,時刻提醒着自己、提醒着财政幹部。

在鄉鎮調研走訪中,常聽老百姓說“國家政策也好,生活越過越舒心,但唯一覺得不太滿意的就是家門口這條路是土路。”回到局裡後,吳志明立即組織讨論,研究解決方案,積極争取資金,在五鄉鎮修建通村通社道路。這不僅讓村民出行安全有了保障,更打通了農特産品的銷路。

在走訪調研時,吳志明了解到由于地理因素,武川鄉的人畜飲水全靠蓄水池。當時身為财政局副局長、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的吳志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彙報局黨組研究讨論、及時安排股室排查全區各鄉鎮飲用水情況,并積極協調水務局統籌安排項目,在五鄉鎮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在白銀區實作了自來水全覆寫,徹底了解決了農村人畜飲水問題和飲水安全問題。

修好一條路,解決飲水難。吳志明傾聽群衆所思所想,解決群衆所需所盼,下足細功夫,用真心踐行着财政幹部扶貧的責任與使命。

下足硬功夫,用真情扶貧

2015年,按照區委、區政府扶貧工作總體部署和結對幫扶目标要求,白銀區财政局結對幫扶強灣鄉白崖子村。幫扶期間,吳志明積極與村社溝通交流,結合鎮村實際,立足長遠、着眼目前,制定了白崖子村重點項目幫扶計劃和長遠發展規劃,積極引導農戶發展富民産業,為農戶鋪下了緻富路。

在輸血的同時他還不忘造血,積極組織全局32名幹部與白崖子村32戶貧困戶結對幫扶,為幹部群衆搭建起“連心橋”,幫助解決了發展難題和實際困難。吳志明積極帶領駐村幹部、幫扶隊員,冒酷暑、戰嚴寒,犧牲節假日和公休假期,毫無怨言地全力投入到白崖子村的幫扶工作中去,主動發揮行業優勢、積極争取項目落地,推動産業發展和扶貧搬遷,圍繞該村急需解決的活動室建設、通組道路建設、安全飲水和移民搬遷等群衆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出點子、想辦法、籌資金,把群衆的一個個願望變成了現實。幫扶的32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結對幫扶助脫貧。吳志明思路清晰,找準發展路子,下足硬功夫,用真情把扶貧路上的難點變成了亮點。

下足真功夫,用實幹扶貧

古語說:“财者,為國之命而萬事之本。”如果把脫貧攻堅比作一場戰役,那麼資金便是糧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脫貧攻堅以來,吳志明帶領全局财政幹部,克服全區扶貧項目資金需求量大、國家金融扶貧政策收緊、涉農整合工作推進難度大等困難,六年間共籌集2.99億元資金投入到扶貧領域。其中,整合涉農資金0.36億元,協調籌集其他各類扶貧資金2.63億元,有力推進了全區扶貧項目的順利實施。

為確定扶貧資金及時撥付到位,吳志明還主動打造了白銀區扶貧資金撥付“綠色通道”。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指派專人将扶貧資金及時下達、撥付到各主管部門和鄉鎮。為了解财政資金的補貼發放情況,吳志明主動帶隊到貧困戶家中走訪調查,確定了每一筆财政資金地安全高效使用。

貧困村摘掉了“窮帽子”,貧困戶擺脫了苦日子。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吳志明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