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驟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增多。甯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胸痛中心一周接診了11位急性心梗患者,大多數是中年人,年輕的才33歲。
剛踏進急診大門
他瞬間倒地昏迷
“每年天氣變冷,或季節更替的時候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中心負責人胡萬英主任解釋,“受寒冷刺激,血管收縮且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容易誘發心梗。”
“前一秒還是好的,後一秒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經曆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生死一關,陸先生(化名)回想起當時兇猛的病情變化仍心有餘悸。
陸先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每天和疾病打交道。前段時間,他感覺很容易疲勞,還有胸悶的症狀。還不到40歲的他沒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但身為醫生平時工作量大、壓力大,他以為是最近太忙了就沒放心上。
直到上周末,他感覺胸悶有所加重,情況不妙,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看診。
然而病情變化比他自己預想得還要快,剛一腳跨進急診大門,他就失去意識昏倒在地。家人趕忙呼救,醫生護士把他送進搶救室。
一番努力後,陸先生的心跳恢複了,經查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出現室顫。但要使堵塞的心髒血管恢複血流需要放置支架。醫生懷疑陸先生主幹血管堵塞,且術中極易再次誘發室顫,手術風險極大。于是,陸先生帶着呼吸機被轉診到甯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胸痛中心。
面對年輕的生命,胡萬英決定放手一搏。打着呼吸機,陸先生接受了手術。術中胡萬英發現前降支近段靠近主幹處閉塞,成功植入支架。
心髒裡又有鮮活的血液流動,陸先生從鬼門關上被拉了回來。目前,他已從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胸痛沒放心上
48歲男子留下并發症
與陸先生住在同一病區的鎮海王先生,同樣經曆了生死一劫。
王先生48歲,最早有胸痛症狀是在一周前,時痛時不痛他就沒放心上。直到發病前兩天,上班途中他突然感覺胸痛難忍,渾身大汗,于是趕往鎮海當地醫院。
然而,王先生選擇了去門診挂号等待。“這樣嚴重的胸痛還挂門診,快去急診!”懷疑是急性心梗,接診醫生立即把他往急診方向送,但還是晚了一步——半路上王先生就呼吸心跳驟停,醫護人員們就地搶救!
王先生恢複心跳後醫生為其安排了檢查,果然印證了門診醫生的判斷。由于病情拖延,王先生的救治困難重重,他也被轉診到了李惠利醫院。
胡萬英通過支架植入為王先生開通了梗死的血管,不過病情的延誤還是讓他留下了腎髒并發症。目前王先生已脫離生命危險,正在該院腎内科接受血透治療。
吸煙是心梗的高危因素
不明原因的胸痛不能忍
“心梗的典型症狀就是胸痛胸悶,”胡萬英說,“這些患者中有很多都忽視了這個症狀,導緻嚴重後果。”
胸痛是心梗、主動脈夾層等急危重症疾病的典型症狀。“不明原因的胸痛不能忍,要馬上到有胸痛中心的醫療機構就診。”她提醒。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11位心梗患者都有吸煙史。
“吸煙是心梗的高危因素,如果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一定要戒煙。”胡萬英建議高血壓的患者要加強血壓監測,按醫囑治療,高血脂或超重的人群要适當鍛煉、控制飲食。“年輕人也要做好預防,少熬夜,生活節奏要規律,勞逸結合。”
來源:甯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