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華章計算機《雲資料中心建構實戰:核心技術、運維管理、安全與高可用》一書中的第2章,第2.5節,作者:楊 歡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雲是要落地的,雲計算主要有三種落地方式: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plar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幾種落地方式。
2.5.1 iaas ——虛拟化的廣泛應用
通常來說,實體伺服器使用率較低,在負載較輕的情況下隻有15%~20%,甚至更低,将完全不同的服務或者應用安裝在一個系統中,在實體模式下很難實作。将一台實體伺服器抽象出多個虛拟系統,每個虛拟系統可以安裝不同的系統平台,部署不同的服務,這樣可以将資源使用率最大化。
同樣的理念也出現在存儲和網絡方面,通過虛拟化将所有的資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龐大資源池,資源池中包括處理器虛拟、記憶體虛拟、i/o裝置虛拟、存儲虛拟、網絡虛拟等衆多資源,使用者根據自身需要租用必要的資源即可,這就是iaas。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從名稱上已經很好地诠釋了iaas的概念,它是将海量的硬體資源集中到一起,并以虛拟化的形态出現,通過iaas管理平台将不同類别的資源統一管理,并将這些資源傳遞給最終使用者。iaas将資源池中的每個資源細化,實作了“最小管理目标”。對于資源的申請和擴充,iaas平台有着非常便捷的操作模式,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合适的配置,如圖2-15所示。
可以看到,1核xeon 2.26g cpu、1.5 g記憶體、100 gb存儲空間、2mb帶寬、預裝windows 2008 64位 r2 中文版作業系統隻需要2000多元,這樣的資源配置完全可以滿足中小型企業公共網絡的配置需求。如果購買同等配置硬體、作業系統,并租用專線,價格相當于iaas的十倍,或者更多,同時單一伺服器也沒有iaas強大的備援和災難保護功能。
iaas的擴充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cpu、記憶體、存儲、帶寬的擴容與減少都可以在網站提供的web平台上進行操作,涉及的附屬行為僅僅是費用的增減,以及虛拟系統重新啟動這樣簡單的操作。而這一切全部可以自助完成,甚至不用管理人員的技術支援。
這裡隻是簡單對iaas進行了介紹,針對iaas應用場景、關鍵支撐技術、安全與可靠、iaas的提供商的分析與擇取等具體内容請參見本書第3章。

2.5.2 paas——中間件的高效推廣
paas處在雲架構的中間層,下層接受iaas提供的基礎設施等資源,通過paas進行軟體研發,再以saas的模式将成果傳遞給使用者。
paas平台提供了定制化軟體研發和部署的中間件平台,也稱為中間件即服務。在這個平台上包括軟體的設計、程式的開發、應用的部署、測試等多個内容(見圖2-16),這些内容都是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客戶。同iaas類似,使用者不必考慮硬體層面和系統層面,隻需要租用paas平台即可,較之傳統模式它的成本支出要節省很多。
中間件的種類非常豐富,可以是資料庫,也可以是完整的應用程式伺服器,還可以是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消息中間件等,它們有的屬于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應用部署和運作平台),有的屬于ipaas(integration as a service,內建平台)。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租用中間件中的任一服務,也可以租用完整、成熟的系統,使用者甚至不需要任何程式設計經驗即可使用crm、oa、hr、scm等系統。
paas平台也擁有雲計算的特征,符合彈性的動态伸縮機制,使用者可以根據企業的資訊需求增加或減少使用者的數量、系統子產品、計算能力等資源;與iaas一樣,也采用多租戶(multi-tenancy)原則,同一個系統或者資料庫可以被多個使用者租用,平台在每個使用者間邏輯隔離,資料不會互相影響和幹擾。
同時,很多雲營運商在提供paas平台的同時,也會提供saas,可以将paas的産品很好地與企業的應用融合在一起,形成符合企業發展的多元化産品模式。
在paas平台中有些營運商提供php開發環境,有些提供java開發,有些則是面向c#,資料庫方面或者支援mysql、oracle、sql server、mongodb,應用paas需要在語言、資料庫方面作出諸多考慮,同時還要考慮平台的無縫遷移、負載均衡等能力,具體内容會在本書第3章進行分析。
2.5.3 saas ——雲計算浏覽器
saas(軟體即服務)對于使用者來說是最直覺的落地方式。
saas平台供應商在網際網路上部署了應用系統,并将這些系統向公衆開放,客戶可以租用其必要的應用系統,并根據使用時間、使用者數量、服務等級繳納一定的費用來獲得這些應用系統的服務。
saas通過web浏覽器提供相關服務,使用者隻需要擁有一台可以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計算機或者其他移動裝置即可順利接入,實作多點辦公的要求。對于it人員來說,前期省去了複雜的伺服器、存儲、軟體許可證的購置,免去了應用系統的部署與測試等環節,後期的維護全部是saas平台供應商來完成,減少了維護的難度。
在傳統資訊系統部署模式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企業最常使用的erp為例,它的部署、測試通常需要1~2年的時間,如果項目失敗,将會面臨數百萬的損失;而通過saas來部署可以将前期工作壓縮到100天以内,由于saas平台供應商已經處理了很多相關的案例,面對棘手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部署到實際應用的過程會非常順利,一旦項目不适合企業的目前業務發展,它所造成的損失也隻是saas租用的費用,相對于傳統的軟體購置費用要少之甚少。
對于客戶普遍關心的費用問題,saas全部囊括在内,硬體、系統的使用費自然包括,它還囊括了應用軟體許可證費、平台的維護費、應用系統的技術支援費,使用saas避免了所有的版權糾紛,有些saas平台供應商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付費模式,采用月度租用費更加減少企業在資訊支出方面的風險。
是以,通過saas減少了很多基礎設施、軟體、系統的投入,降低了企業在it方面的支出,減輕了企業總體擁有成本。同時saas平台成熟的系統也使得企業可以迅速地進入資訊服務的角色,通過資訊系統提升企業的辦公效率,可以使客戶更加專注于企業本身的核心業務。
saas也是很多企業首選的雲計算落地方式,它在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關于saas等其他内容會在本書第3章進行分析。
對于iaas、paas、saas,通過一幅圖能很好地描述,如圖2-17所示。
https://yqfile.alicdn.com/82b6dac5a76fc580e4b24eca16c52cf949b40309.png" >
“雲”就在我們身邊,甚至每天都會與雲計算有所交集,對于普通使用者更多的是考慮易用性、穩定性和使用者群,而對于it管理人員來說,考慮的範疇和切入的角度遠遠不同。公有雲、私有雲究竟哪一種更适合企業的應用,混合雲的加入是不是可以讓企業的資料、資料、服務更好地有的放矢,雲計算的選型事實上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