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視訊|獲授“全省模範”!連南這3人,你認識嗎?

視訊加載中...

獲授“全省模範”!連南這3人,你認識嗎?

日前在廣州舉行的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對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進行了表彰。其中,來自連南瑤族自治縣的李心怡、鄧都一妹和房一貴榮獲“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榮譽稱号。

一心為民的瑤族女黨委書記

李心怡自2016年5月任大坪鎮黨委書記以來,她在基層一線問民所憂、問計于民,把黨的方針政策帶入千家萬戶,增進了當地瑤族群衆與其他民族群衆之間的友誼,促進民族團結和共同奮鬥。

視訊|獲授“全省模範”!連南這3人,你認識嗎?

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李心怡。

在上級的支援下,李心怡帶領全鎮人民共同努力解決了群衆的食水難、行路難、居住難等問題;打造了全縣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模範村、規劃了大古坳村“雲上梯田·魚米瑤鄉”鄉村旅遊項目等,全力為民族地區謀發展。

視訊|獲授“全省模範”!連南這3人,你認識嗎?

疫情防控期間,李心怡走村入戶,用瑤語把防疫知識和政策送到瑤寨千家萬戶。

多年來,李心怡常深入群衆開展“支部書記微講堂”“瑤老+先生公”“歌堂坪”等多種宣教活動。2019年她受聘為清遠市2019年度“基層宣講能人”百姓宣講團成員,進機關、入農戶宣講,被評為優秀宣講員。

她帶頭走村入戶,用瑤語把黨的政策送到千家萬戶,激發瑤族群衆的内生動力,發奮圖強,共同奮鬥。在疫情防控期間,她手持喇叭擔當瑤語“防疫播音員”,走遍全鎮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開展防疫宣講,積極發動群衆、引導群衆攜手戰“疫”,營造出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工作格局。

馳援湖北的瑤族“金花”

鄧都一妹,女,瑤族,2000年6月參加工作,200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現任連南縣人民醫院外一科護理組組長。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在将近20年的工作時間裡,她總是以一個黨員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赢得了組織和群衆的認可。

視訊|獲授“全省模範”!連南這3人,你認識嗎?

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鄧都一妹。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2月13日收到組建援鄂醫療隊通知後,鄧都一妹沒有絲毫猶豫,放下一歲八個月的幼女,第一時間報名,成為連南3名援鄂醫療隊隊員之一。2月14日淩晨1:36分接到出發通知,她沒來得及與年邁的父母告别。她說:“我是黨員,我先上,全國疫情形勢嚴峻,此次逆行,我責無旁貸。”在這次馳援湖北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鄧都一妹在自己防護服寫上“瑤族姑娘”的字樣,這不僅是作為少數民族的驕傲與自豪,更是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證明。

視訊|獲授“全省模範”!連南這3人,你認識嗎?

在方艙醫院工作中的鄧都一妹。

作為一名生活在少數民族聚居地的瑤族醫護人員,她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将民族團結放在首位。在遇到有年紀稍大的瑤族患者聽不懂國語,與醫生溝通有困難時,鄧都一妹便主動擔當起了“翻譯官”的角色,耐心地逐字逐句用瑤語将患者病情、如何用藥、日常護理等解釋給患者及其家屬。

此外,她經常在科室中要求組員們認真學習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要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養成了講團結、講政策、講法制的良好習慣,牢固樹立了“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

群衆信賴的“瑤老”法官

房一貴,男,瑤族,197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9年7月畢業于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法學學士,是連南縣人民法院2個瑤族員額法官之一。2000年7月進入連南法院工作,現任連南法院綜合審判庭審判員,一級法官。

視訊|獲授“全省模範”!連南這3人,你認識嗎?

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房一貴。

在長期的工作中,房一貴根據當地風俗人情習慣,總結了一套涉瑤族案件審判經驗,探索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調解工作機制并在全院推行:在遇到涉及民族群衆的沖突糾紛時,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善良風俗,以瑤族法官結合瑤語審判調解、瑤族婚俗、瑤族習慣為主的“三結合”特色,妥善化解糾紛。

視訊|獲授“全省模範”!連南這3人,你認識嗎?

房一貴善于化解各種尖銳的沖突糾紛,成為當地瑤族同胞心目中的“瑤老”。

房一貴長期在民事審判崗位,對調解案件有近乎執着的熱情。他總說,連南是小地方,民事案件大部分都是糾葛不清的家事或互不相讓的鄰裡,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案件判了,沖突可能還在,如果能調解,就能更好地化解恩怨,達成和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憑着這份信念和熟練靈活的調解技巧,很多看似無法調和的沖突被他輕易化解,他任法官以來辦理的案件有1000多件,調撤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曾獲得清遠法院系統“調解能手”稱号,也成為了當地瑤族同胞心目中的“瑤老”。

在20年的山區基層法院工作中,房一貴一以貫之的任勞任怨、勤勉踏實、清正廉潔、公正無私。他孜孜以求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化解各種尖銳的沖突糾紛,為連南地區的法治建設,為少數民族地區法治文明進步作了自己的貢獻。

【記者】黃津

【剪輯】葉鎮祖

【通訊員】莫莉娜

【作者】 黃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