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肺孢子菌感染肺部所引起,多見于免疫缺陷人群(包括艾滋病、惡性良性腫瘤放化療、使用潑尼松等免疫抑制劑、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腎病、重症病房病人等),可出現發熱和呼吸困難症狀,不及時治療死亡率極高。除了抗炎、對症、支援、營養、增強免疫力之外,抗肺孢子菌治療是該病治療的關鍵。
一、一線抗肺孢子菌治療方案
首選抗肺孢子菌藥物是複方制劑:甲氧苄啶/磺胺甲異惡唑(tmp/smx),劑型為80mg/400mg;因為國内無藥,是以多選擇甲氧苄啶/磺胺甲惡唑(tmp/smz),也就是常說的複方新諾明,劑型同tmp/smx一樣。用藥劑量:tmp 15–20 mg/kg體重/天和smx 75–100 mg/kg體重/天。用藥療程:一般3周。試用期間多補水,減少藥物在腎小管結晶,并注意觀察藥物副反應:過敏性皮疹、藥物熱、肝功能異常、血細胞減少、惡心嘔吐等。
二、二線抗肺孢子菌治療方案
如上所述,使用上述磺胺類一線抗肺孢子菌藥物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副反應,導緻病人不能耐受影響治療的延續。此外磺胺類抗肺孢子菌治療多數一周顯效,兩周症狀明顯改善。如果規範治療一周,效果不明顯,可能存在肺孢子菌對磺胺類藥物耐藥(遺憾的是目前臨床尚不能開展肺孢子菌培養和耐藥鑒定),建議及時更換治療方案。抗肺孢子菌替選方案為克林黴素聯合伯氨喹或靜脈用噴他脒。遺憾的是目前國内噴他脒難以擷取,伯氨喹屬于抗瘧疾藥物,一般醫院和藥店購藥有一定難度。多數醫生采用克林黴素聯合卡泊芬淨的治療方案,部分病人有效,但和克林黴素聯合伯氨喹或靜脈用噴他脒比,療效存在差距。
三、序貫治療
21天标準抗肺孢子菌治療療程結束,肺部病竈沒有完全吸收,是否需要延長療程存在争議。國外研究資料多數支援不延長治療療程。此外,治療結束建議每天2片tmp/smz維持治療,預防複發。對于艾滋病人群需要吃至少半年以上,待cd4大于200個/ml繼續用藥3-6月後完全停藥。對于其它免疫缺陷人群,沒有标準序貫治療療程的研究資料,可根據免疫缺陷類型、程度和持續時間決定序貫治療療程。一般建議2片tmp/smz維持6-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