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迷信“蛇酒”的保健功能,試圖通過蛇酒來達到強身健體的功能,殊不知近些年來因為蛇酒而出事的人卻非常多。
哈爾濱的一位方先生,為了給兒子治愈臉上的痤瘡,搞來3條活蝮蛇泡酒。為了保證藥效,方先生直接将活蛇放入酒中,之後又抓另一條毒蛇放入酒中,但就在操作過程中,瓶中的毒蛇突然暴起咬中方先生的手。

蝮蛇是劇毒蛇,毒液中含有血循毒素,一旦被咬中,傷口将會出現疼痛感,傷口處還會出現腫脹,血流不止等特點。幸運的是方先生及時趕往醫院,注射了蛇毒血清。
像方先生這樣在泡酒過程中被毒蛇咬中的案例非常多,這是因為蛇在感覺到威脅時,會變得非常有攻擊性,而它們的毒牙連接配接着毒腺,一旦瞅準機會,它們就會通過毒牙将毒液注入人體内,造成人類中毒,如果救治不及時,很可能會是以殒命。
除了在制作蛇酒時操作不規範造成毒蛇傷人之外,毒蛇藥酒本身也非常危險,甚至能夠造成人類慢性中毒。如果操作不當,還可能會造成蛇酒變“蛇洗澡水”,被泡入酒中的毒蛇複活傷人。
廣西曾經有一個村民,捕獲了一條眼鏡蛇,不過他并未将眼鏡蛇放生,而是将其泡入到米酒缸中。就這樣過了一年後,他打開酒缸取酒,沒想到,被泡了一年毒蛇竟然還沒死,趁着對方取酒時咬中他的脖子,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可能會有人說,該村民泡酒使用的酒精度數較低,是以該蛇沒有死亡。但我國還有一個案例,一名女子将一條蝮蛇放入高度白酒中浸泡了3個月,邊泡邊喝,當酒喝到底,該女子準備再次添酒時,受到刺激的毒蛇突然複活,咬中了她的右手,幸運的是經過救治之後,該女子沒有生命危險。
被泡入酒精中的毒蛇複活聽起來似乎不可實際,但并非沒有可能。
首先是:蛇屬于冷血動物,在外界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它們将會進入到冬眠,依靠體内儲存的能量為生。
其次,在外界氧氣含量較低時,蛇也會進入到休眠狀态,能夠不吃不喝長達好幾個月的時間。
而泡酒時如果酒缸中有少量空氣,或者與外界空氣有所接觸,将會導緻蛇進入到休眠狀态,而不是死亡。
由于休眠也需要消耗能量,是以當蛇再次醒來時,它們會感到非常饑餓,急需進食,此時就有可能會攻擊人類,造成“蛇複活傷人”案件。其實農夫與蛇的故事中,蛇之是以攻擊農夫,就是因為它剛從冬眠中醒來,非常饑餓,需要覓食。
除了“蛇洗澡水”之外,如果泡酒時操作過程不規範,也會導緻喝蛇酒中毒。
2014年,南昌市民謝先生打開了自己浸泡了22年的蛇酒,不料隻喝了一杯就眼睛迷糊,看不清東西,直到過了好幾個小時之後才慢慢恢複。
據謝先生介紹,這個蛇酒是自己在22年前用了8條野蛇浸泡,而這8條野蛇中有不少是竹葉青、金環蛇等毒蛇,謝先生将其泡入到白酒中之後多年來并未開封,直到22年後才開始飲用,沒想到第一次飲用就出了問題。
按理說,蛇毒雖然對人體有害,但是蛇毒的主要成分是毒蛋白,毒蛋白能夠在高度白酒中被慢慢分解,雖然分解需要的時間較長,但是22年的白酒浸泡足以降解蛇毒蛋白。
由于謝先生并未将酒送往專業機構檢測,是以暫時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謝先生出現眼睛短暫失明,目前隻能猜測可能是操作不當,導緻蛇酒變質。
如果在泡酒過程中操作不當,導緻酒精不斷揮發,将會導緻白酒的防腐效果變差,酒中的毒蛇可能會被微生物分解腐敗,造成蛇酒變蛇屍酒。
既然泡酒時間長可能會導緻蛇酒變質,那泡酒時間較短就沒事了嗎?
事實也并非如此,泡酒時間較短可能會導緻蛇毒未被完全分解,沒有完全分解的蛇毒将可能會通過口腔破損,食道破損等進入人體,造成中毒。
2011年時,有人送了臨安黃先生一瓶蛇酒,并表示這是五步蛇活浸而成,泡了大約有兩三個月,能夠治療風濕。收下蛇酒之後,黃先生便開始飲用,結果喝了兩杯之後開始上吐下瀉,晚上還發起了高燒,但黃先生并未去醫院,而是以為自己會慢慢恢複。
等到一周之後,黃先生仍舊沒有好轉,而是幾近癱瘓,家人這才将其送往醫院。經過專家會診判斷,黃先生是因為誤服蛇酒,導緻周圍神經病變,遠端的四肢因為肌力不夠而難以活動。未來還能不能恢複,還不清楚。
首先要說的是,許多野生蛇屬于保護動物,私自捕殺保護蛇類泡酒屬于違法行為。
另外,盡管蛇酒在一些醫學上能夠被用于治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蛇酒,也不是所有的蛇都能夠制作蛇酒,尤其是毒蛇,處理起來更是有講究,千萬不要私自使用毒蛇泡酒。如果實在要喝,盡量少量飲用,一旦出現不适,立即就醫。
#毒蛇##蛇##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