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時報 周學金齊琪)《中國醫生》在北京舉行特别首映禮,多位一線抗疫醫療、一線記者分享觀看影片的感受。

嘉會嘉慧,國家衛生健康委醫務局主任。牛鴻超級拍照
"就我而言,電影中的每張照片都在經曆它。影片生動地诠釋和诠釋了全體醫護人員崇高的醫療衛生專業精神,展現了偉大的國風和大國的責任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務局局長賈會激動地說。
7月6日,抗疫電影《中國醫生》與《人民日報健康客》聯合主辦北京特别活動首映。
在活動現場,國家衛健委醫管主任嘉會,以及多位一線抗疫醫護、一線記者分享了觀看影片的感受。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國家衛生健康委醫務局局長嘉輝身着冬裝前往武漢,作為中央委員向湖北省疫情防控指導小組,一直堅持到武漢醫院後,将新冠肺炎患者零疏散。她剛剛進入隔離期,作為國務院聯合防控機制聯絡小組中央派遣人員,再次前往武漢指導、協調疫情防控和複工,前後堅守戰争"疫情"專線145天。"感謝'中國醫生'團隊努力真正重制和還原武漢戰争'疫情'的故事。這部電影的還原率非常高,非常完美地展現了我們中國醫務人員的責任和責任。"若昂說。
李太生,北京協和醫院感染醫學主任,北京協和醫院抗疫醫療隊隊長。牛鴻超級拍照
北京協和醫院作為國家醫療救助隊之一,曾率先組建186支醫療隊援戰武漢,也是最後一次撤出醫隊。"從失敗開始治療,到第一位患者成功拔管的喜悅,再到新的治療方案,電影真正恢複了。武漢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城市,感謝武漢1000萬人民對醫務人員的了解和支援。感謝國家醫務人員的堅持,因為人人都有,隻有這樣才能取得武漢防衛戰争的勝利。北京協和醫院抗疫醫療隊組長、感染醫學主任李太生在現場發言。
國家抗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北方醫療隊專家組協助鄂、北方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安有中。牛鴻超級拍照
《中國醫生》是一部将千百萬人的故事濃縮成兩個小而多小時的電影。看完電影,心中充滿了情感、感激和自豪。這次疫情顯示了我國的實力和制度優勢,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的凝聚力。在武漢,有太多的行人、快遞員、銷售人員給我們無私的幫助,他們的笑容印在我們心中。感謝與我們一起戰鬥的隊友,感謝我們的家人,感謝那些不知名的奉獻者,也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武漢抗擊新型冠肺炎疫情110天的先進個人,北京大學醫療隊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危重醫學科主任安有忠說。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急症醫學系副主任馬靜,全國抗擊新型冠肺炎疫情的先進個人。牛鴻超級拍照
全國抗擊新型冠肺炎疫情的先進個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急症醫學系副主任馬靜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看到創作者深情的演繹,突然拉回了當年的工作狀态,我甚至在每一個場景中,尤其是救援和決策場景中, 在想該怎麼辦。影片中的醫生面臨許多選擇,有時可能會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保護而放棄。也希望全社會能給予醫務人員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中日友好醫院醫生代表、急診科副主任李剛說,中日友好醫院就是醫生。牛鴻超級拍照
"在和平時期,我們是保護人民健康的全科醫生,但當國家需要時,我們也可以成為國家的士兵,保持國家安全。女兒問我,爸爸,你為什麼去武漢?當時,我特别告訴她,因為我是中國的醫生,黨和國家都培養了我,現在是黨和國家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為中國人民服務,這是我的真實聲音。"中日友好醫院醫生代表、急診科副主任李剛說。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武漢前線記者,人民日報健康客戶副主編,國家宣傳文化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趙安平。牛鴻超級拍照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武漢一線記者、"90後記者代表"張鶴。牛鴻超級拍照
"這部電影再次把我拉回到我在武漢戰鬥的71個晝夜。在這次疫情中,廣大醫務工作者和記者都是逆行戰士。疫情期間,我們進行了30多次抗疫訪談,超過4億人觀看了我們的項目。這一次,武漢戰地記者和醫務工作者向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複。"活動現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武漢一線記者、人民日報健康客戶副主編、國家宣傳文化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趙安平、人民日報健康客戶武漢一線記者、"90後記者代表"張鶴分享了觀看影片的感受。
視訊加載...
此外,張定宇總裁還為《中國醫生》在北京首映緻以視訊問候。來自昆明、蘇州、甯波、石家莊的抗疫醫務人員代表,醫療隊代表和志願者也通過網際網路直播分享了觀看影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