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把老爸當家長:好爸爸才有好女兒

李鲆兄出版了《别把老爸當家長》,寫給自己的女兒小妖,字裡行間透露出滿滿的愛。李鲆認為:“父母即家教。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具有什麼樣的性格,怎樣為人處世,就是對孩子最直覺的、影響力最大的教育。”他如此說,亦如此做,于是有了這本《别把老爸當家長》。女兒小妖不甘寂寞,從小受老爸李鲆的熏陶,弄起文字,自然不賴。也寫了一本書《生于1998》,向我們訴說:“愛是青春最好的禮物。”

生于1998年的小妖,今年才17歲,正是青春的花樣年華。小妖很有個性,自言:“不殘酷,不憂傷,不任性。隻有重度幽默、輕度淚點以及滿滿的愛。”在《生于1998》裡,她道出了成長的困惑與青春的迷茫,但并不糾結,而是緻力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快樂。譬如“不着調”的父母、個性十足的老師、“奇葩”的同學、各種遊戲和玩物,甚至還有早戀、超生、貧困生以及戶籍政策等成年人的話題。

别把老爸當家長:好爸爸才有好女兒

好爸爸才有好女兒,正是李鲆平時所教育的那樣:我一直把你當成一個"獨立的人"而非"我的女兒"來看待。我們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高度信任的親人,是一起遊戲的玩伴,是互相學習的對象,是一緻對外的“同案犯”。與女兒做朋友,别把村長當幹部,别把老爸當家長。在這樣的空間裡,小妖能夠自由自在地成長,脫離了傳統的束縛與壓抑;是以她的生活裡滿是歡樂,童年才如此令人懷念。

《别把老爸當家長》以46封書信的形式展現了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愛與期望,而女兒小妖則在書的附錄“親愛的老爸”裡以幽默的筆觸回應了老爸的愛。至于《生于1998》更像女兒對老爸的一種文字傾述,帶着95後的萌,可愛、幽默,坦誠、真實、機智、風趣、獨立,不做作,再加以畫面感超強,讀這等新鮮活潑的文字,就像看一場輕松有趣的電影。散場之後,依舊回念腦海裡的畫面,久久不能忘卻。

别把老爸當家長:好爸爸才有好女兒

老爸與女兒,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對于心愛的女兒,李鲆如是說:“曾經陪你走過的,心懷感謝,溫柔對待。離開你的,永遠在心中存留一份美好。”我們從中可以讀出濃濃的愛意,作為父親的責任也好,心願也好,李鲆對成長中的女兒寄寓了深切的關愛。“世界很大,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去發現、去享受還來不及,哪還有時間耗在讓自己不爽的人和事上?”點點滴滴,傾注的愛在文字的空間裡彌漫。

為人父母,教育子女,乃是天經地義之事。但如何教育,有怎樣的方法論,卻不是父母所都能做到或了解。昔年王朔寫過一部長篇小說《我是你爸爸》,充滿了為人老爸的酸甜苦辣。新時代的李鲆《别把老爸當家長》則是快樂的,喜悅的;他雖非教育專家,然而懂得存在的價值,他思考過孩子應該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他認為他的女兒的降生,不是為了通往奴役之路,而是為體驗生命美好而來。

别把老爸當家長:好爸爸才有好女兒

有這樣的爸爸,女兒小妖亦是快樂而健康地成長。沒有獨生子女的嬌慣與其它毛病,對人生有一種難得的樂觀與寬容。小妖在《生于1998》的結尾寫到:“知道終要别離,是以恐懼,是以更珍惜和眷戀在一起的時光;正如知道終要死去,是以熱愛生命一樣。而别離終要到來。緩慢地,一步步地,溫柔,而不可抗拒。”她知道世界并不完美,生活不全是歡樂,花開便有花落,心态平和地看待一切。

生于1998年的小妖,以一個孩童的眼光看待生活,無論是校園裡的喜怒哀樂,還是家裡的老爸老媽,乃至生活裡的日常瑣事。都被她寫的多姿多彩,靈氣十足,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偶爾的調皮狡黠,亦是小女生的個性使然。它與那些老師布置的作文不同,沒有空洞的口号與标準的行文規範,而是張揚一種自由自在的樂觀與陽光開朗,不斷從日常生活裡發現美,發現好玩,發現快樂。

讀父女倆的書,覺得互相之間可以對照來看,仿佛一棵大樹結出兩根枝杈。一個是做老爸的對女兒的書信獨白,一個是女兒對成長的追憶,在交叉中我們看到父女之間的親情與溫馨。可以說,擁有老爸李鲆,讓女兒小妖學習和生活有了健康而斑斓的色彩,生命的最初内蘊從此豐盈而美麗。古語有雲,言傳身教,李鲆當是如此。而生于1998年的小妖也以文字向我們證明了擁有美好的童年時代是多麼重要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