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國務院于2016年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今年的6月13日是第四屆“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以建立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為目标,建設滇西旅遊大環線為契機,積極推進文旅融合,開展系列活動,緻力于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硬核措施 處理好開發和保護的關系

今年上半年,紅河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下發了《紅河州落實<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幹意見>的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全面安排和部署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全州組織開展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産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文化遺産保護區内私搭亂建行為,積極配合雲南省文旅廳,開展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博物館群落建設等專項調研,配合省文物局開展文物建築消防安全專項督察,進行文物維修工程項目清理整頓,啟動《建水曆史文化名城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開展制定《紅河州人民政府石屏曆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和蒙自新安所曆史文化保護方面的立法項目調研。

紅河州邀請國内外知名專家,進行“十四五”文化旅遊前期規劃、“滇越鐵路”文化旅遊開發等方面的專題調研,梳理“半山酒店”旅遊環線的整體規劃和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合理劃分遺産保護與旅遊開發的間隔區間,以保護促開發,以開發促利用,相得益彰。利用大資源,發展大旅遊的新格局,真正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踐行“兩山”理論 擦亮哈尼梯田名片

6月10日上午,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産管理局副局長盧光榮和同僚做客《紅河熱線》,為聽衆介紹了紅河哈尼梯田這張亮麗的名片,就紅河哈尼梯田保護管理等相關話題與聽衆和網友進行分享和交流。

節目中,盧光榮及其同僚對如何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如何讓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如何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紅河哈尼梯田世界遺産的價值等問題與觀衆朋友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讨和交流,分享紅河哈尼梯田保護利用取得的最新成果。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據盧光榮介紹,紅河州按照“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工作方針,以及對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機構的鄭重承諾,積極探索活态文化遺産保護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不斷推進環境治理和生态修複工程。

一是實施哈尼梯田森林保護恢複。治理遺産區水土流失面積74.67平方千米;遺産區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共計25.6萬畝,哈尼梯田森林面積逐年增加,森林覆寫率達70%;二是實施傳統村寨保護與管理。截至目前,完成遺産區35個傳統村落提升改造和1600多戶傳統民居進行挂牌保護;三是實施哈尼梯田紅線保護。把元陽、紅河、綠春、金平“四域十片區”20萬畝梯田劃為國家基本農田範圍,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2012年頒布實施《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護管理條例》《雲南省濕地保護條例》,哈尼梯田的管護走上了法治化軌道;四是實施哈尼梯田水系維護。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綠春非遺展演魅力呈現

6月12日上午,為提高人民群衆文化遺産保護意識,展示綠春優秀的文化遺産,綠春縣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在民族風情園廣場開展非遺展演與宣傳活動,帶領觀衆親身感受綠春民族傳統文化的真正魅力。

活動内容包括展演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彜族傳統舞蹈《跳鼓舞》、哈尼族傳統舞蹈《同尼尼舞》、哈尼族傳統舞蹈《莫蹉蹉舞》、哈尼民俗《哈尼族服飾制作技藝》四個項目,同時開展《哈尼古歌》對唱比賽,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律法規知識現場咨詢和參觀綠春縣民族博物館等豐富多彩的内容。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李懷福、李懷秀非遺傳習所将活動推向高潮

6月13日,紅河州組織全州非遺傳承和文化遺産保護的先進代表,在石屏縣李懷福、李懷秀非遺傳習所,啟動文化遺産保護利用,集中展示、展覽、展演,把紅河州文化遺産宣傳活動推向了高潮。

據介紹,當天參加直播銷售、展示展覽展演活動的項目,都是紅河州非遺保護利用傳承保護當中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和發展勢頭比較好的代表性傳承保護項目。如:蒙自過橋米線制作技藝、建水紫陶燒制技藝、建水西門豆腐制作技藝、石屏烏銅走銀制作技藝、石屏彜族剪紙、石屏彜族刺繡、石屏豆腐制作技藝、錫器制作技藝、綠春哈尼服飾制作技藝、金平瑤族醫藥診療法、開遠甜蕌頭制作技藝、屏邊苗族蘆笙制作技藝、元陽哈尼古樹茶制作技藝等。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統籌安排,精心布局,要求各市縣文化和旅遊局充分發揮文化多元、遺産類型豐富的優勢,突出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廣泛開展“保護文化遺産,助力全面小康”主題宣傳活動,充分展示紅河州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新成果。

來源丨紅河州文物局

圖丨各縣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責編丨馬寅瑞

稽核丨張玉菊 馬永虎

各位小夥伴,紅河文旅的投稿郵箱已經開通,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積極來稿哦!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紅河州系列豐富活動,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