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村有着豐富的鄉村文化資源,15個村居各有曆史文化特色。在美麗文明村居建設、鄉村振興的實踐道路上,陳村各村居正努力奔跑着、探索着,也展示着自身的美。“綠色陳村”微信公衆号将會陸續推出【走村居·愛上陳村】系列報道,讓大家感受陳村鄉村的古樸、韻味、和諧、美麗。
勒竹社群
第三站
勒竹社群位于陳村鎮東北部,毗鄰番禺、南海,占地面積約3.16平方公裡。勒竹社群居委會于2001年順利推進“撤村建居”工作,由原來以耕地為主逐漸轉變成為以多元化種植業和工業為主的經濟方式。
勒竹社群鳥瞰圖。陳樹忠攝
現時在勒竹仍保留着不少曆史建築,位于金華路大廳巷22号的镬耳屋,建于1941年,是典型的廣府民居;勒竹渡頭曾是陳村鎮對外貨物轉運的重要碼頭,直至2018年1月1日(海華大橋建設中)才完成其曆史使命,結束營運。勒竹又是曆史學家、文獻學家仇巨川的故鄉。目前,勒竹社群仍保留着傳統的醒獅技藝,少年醒獅隊在2010年代表陳村參加區運會獲“樁獅”比賽冠軍。
勒竹輪渡,陳健欣供圖
勒竹雖是彈丸之地
但有不少“威水史”……
●彈丸之地走出一位曆史學家
勒竹村因為地形像竹筍,而且又有兩條河流經過村莊,形狀像竹節一樣而得名,這裡是清代曆史學家仇巨川的故鄉。
凡是涉足嶺南曆史的人,多知道《羊城古鈔》,但對其作者仇巨川卻十分陌生,因他一生不見經傳,相關記載極為罕見,他又非科舉出身,所交多為鄉間布衣,因而即使同村鄉裡也不曾聽說過這個名字,但他卻是多年生活在順德陳村勒竹村的道地鄉儒,更是一位對後世産生深遠影響的曆史學家。
仇巨川(?-1800年)字彙洲,又字竹嶼,号池石。勒竹人,清乾、嘉年間廣東文獻學家。其著作《羊城古鈔》對了解珠江三角洲風土沿革具有重要價值。關于他的事迹,《順德縣志》有簡要介紹。由于性格潇灑,擅長寫文章,精通吟詠詩詞,與龍山名士溫汝能十分相得,也曾擔任溫氏家庭教師,溫汝能的著作《龍山鄉志》也多得其襄助,因而,溫汝能在《羊城古鈔》序言中為我們勾勒了一位博學多才的鄉村儒生形象。
仇巨川
《羊城古鈔》
《羊城古鈔》作為一部重要的曆史著作,展現着作者認為廣州的發展曆史與文化軌迹跟中原同源共脈的思想核心,他将廣州的曆史發展分為三大階段,即六朝以前儒家學說興起與繁盛時期,六朝到唐朝中西文化和宗教交流時期,宋明以後程朱理學盛行的年代,清晰勾勒出廣州兩千多年的文化曆史脈絡,從中可讀出整個嶺南地區的文化走向與規律。他無疑是近代中國一位具有務實精神的曆史學家,更是一位用“雙腳”走出來的曆史學者。
仇巨川的《羊城古鈔》一直是曆史學者對廣州進行系統研究的重要參考書,如華林寺的建造時間長期困擾着史學家們,但後來他們發現《羊城古鈔》早有清晰記錄,于是,這個千年紛争遂迎刃而解,并論證出華林寺是達摩踏上東土的初地,更是中國禅宗的發祥地。
由此可見仇巨川的《羊城古鈔》對後世追溯前塵往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小社群活躍着多個民間組織
昨日上午,記者在勒竹乒乓球協會活動室看到,不少乒乓球愛好者或打球或觀看打球,現場很熱鬧。
勒竹乒乓球協會活動室成為乒乓球愛好者的聚集地。
今年58歲的吳群告訴記者,“從上國小開始,就一直喜歡打乒乓球。”她說,打乒乓球不僅可以健身,還可以結識到不少朋友。她和隊友曾經代表陳村到大良、北滘等地參加順德區的比賽。最近,勒竹有兩個乒乓球隊參加了陳村鎮舉辦的乒乓球比賽,分别奪得女子組團體第二、三名。“勒竹乒乓球協會自2017年3月成立以來,開展的活動更多,不少企業家熱心贊助,形式更靈活。”她說,社群豐富多彩的活動給群衆帶來了健康和快樂。
關樹權、杜瑞開是一對恩愛的夫妻,也是粵曲“發燒友”,是勒竹社群曲藝協會的忠實粉絲,杜瑞開擔任會長,關樹權則是粵曲唱家。逢周三、周五晚上他們都會準時開唱,每次開唱都會吸引不少群衆來聽曲。“能給群衆帶來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杜瑞開說,作為一會之長,她不僅要投入時間、精力,還要想方設法籌集開辦經費,但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勒竹龍獅國術團負責人馬健初介紹,每年寒暑假,都會舉辦青少年龍獅文化教育訓練班,每期參加人數大約有30多人。他說,他教育訓練學員要求很嚴格,有些人受不了,學了幾天就走人。“我的教學方法與衆不同,就是嚴寬相濟。不少刁蠻學員來到這裡學習後,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驚喜的變化。”他說,練習國術,首先要強化武德,在健身的同時,提升綜合素養。
醒獅文化紮根勒竹
據了解,近年來,勒竹社群先後成立了乒乓球協會、曲藝協會、鄉村振興促進會。勒竹社群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0月至11月,在社群多個熱心村企和鄉賢的支援下,共籌款22.75萬元,成功舉辦了敬老宴活動、第四屆醒獅邀請賽和粵劇敬老表演,向社群老人送上關懷和祝福;醒獅文化紮根勒竹數十年,有着深厚的底蘊,為更好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該社群共邀請區内10支獅隊同台競技,緻力将醒獅文化打造成為社群的一張亮麗名片。這些活動旨在形成勒竹社群獨特的文化氣息,提升群衆幸福感和凝聚力。
書法教育訓練班吸引大批的小朋友參與。勒竹社群
勒竹社群面積3.16平方公裡,現有居民1178戶、常住人口4388人、流動人口4725人。
社群内設有中學、國小、事先串通的人所、公園、老人院、文化活動中心、老人活動中心等各項教育文化設施。居委會下設1個股份合作社,4個居民小組和1個區域調整行政管轄區。
勒竹工業區面積約540畝(含分散區域),現有企業140家,主要經營五金制造制品等。目前,勒竹居委會仍有可耕作土地及魚塘約1300畝;擁有工業廠房約371畝。
走村居·愛上陳村
來源:珠江商報、陳村宣辦、勒竹社群
編輯:綠色陳村編輯小組
綠色陳村
共建共享花鄉·智城
微信:sdcc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