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鳌魚峰的“鳌魚馱金龜”,乍一看,還是蠻像的,不過仔細端詳來,倒顯得牽強,這塊石頭起個這名兒,沒的說。
這圖“猴子觀海”很熟悉吧,國小國文課本,就有這張,那課的名字叫《黃山奇石》,宣傳還是要從國小抓起啊!
這個你也不陌生,飛來石,而且陳曉旭版的紅樓夢,取景就它,也不知道杵在那兒多長時間了,反正看着怪個性呢!叫飛來石,沒的說,贊!
這玩意兒叫“松鼠跳天都”,那倒是跳啊,千百年來,都幹在那兒,作欲跳狀,跟吓唬人似的。
叫你猜到過年,你也猜不出來,這家夥居然叫“武松打虎”,松哥呢?,威猛的吊睛老虎呢?急壞小編,戴上眼鏡,愣是找半天,不見打虎的半點影子,不知道誰給取的名兒,着實佩服他那驚為天人的藝術想象力。印象中的武松打虎這樣的:
“仙人翻桌”這桌子翻得,到位,從這齊整的倒立來看,那仙人應該沒生氣,不然應該是這樣的:
“仙人曬靴”,一向認為仙人都是飛來飛去的,靴子應該不會髒呢,一定是霧霾太重,仙人的靴子也扛不住了,洗洗曬曬!
這個你一準兒猜的到,沒錯,它就是猴哥的最愛,"仙桃“。
千萬别亂說,人家叫“老僧入定”,可有着境界呢!就你們整天淨想些亂七八糟的。
是的,他是“卧佛”,佛祖也要休息的,剛收拾了猴子,累了呗!
佛祖,你别睡,我還在這兒呢!
(皮蓬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