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作者:包不同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陳峰,可惜了。

01

海航又出大事

最近這段時間,絕對可以載入中國的經濟史和商業史了。

先是某大暴雷,搞得全國各地雞飛狗跳;再是國新辦舉行的司法審判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聞釋出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劉貴祥出來喊話,要保障企業家權利。

剛剛過了一天,名噪一時的“股市弄潮兒”葉飛官宣被抓。

全國人民還沒把接踵而來的瓜給消化完,海航又出事了!

在破産重組最緊要的關頭,最大的高管被一舉拿下...

9月24日,海航集團釋出公告,今接到海南公安機關通知,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峰、首席執行官譚向東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陳峰出生于1953年6月,山西霍州人,是海航集團的主要創始人。

2000年至2018年,陳峰任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他任海航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譚向東出生于1967年3月,江蘇人,自2001年起擔任海航集團董事會董事。2013年至2016年間,譚向東擔任海航集團董事會副董事長兼總裁;2016年至2020年間,他擔任海航集團董事會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20年起,譚向東任海航集團董事會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盡管此前已有追究刑責的傳言,但多位海航人士仍表示事發突然。國資代表顧剛進駐,海航集團正在破産重整。在此敏感的時期,忽然傳出這樣的消息,的确令人詫異。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其實,陳峰“出局”的命運早在今年1月底海航集團破産重整公告釋出時便已定下。

在今年1月26日海航集團的新一屆黨委改選中,陳峰已經不在海航集團黨委委員之列。

這也意味着海航的陳峰時代已經結束。

今年1月29日下午,海航集團釋出聲明稱,收到海南省進階人民法院發出的《通知書》,主要内容為:

相關債權人因我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申請法院對我集團破産重整。集團将依法配合法院進行司法審查,積極推進債務處置工作,支援法院依法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確定企業生産經營順利進行。

自這會兒開始,陳峰要挨司法的闆子,基本就能嗅出點味道了。但真正讓陳峰吃上“牢飯”的還是海航員工和一個男人背後的女人。

02

不舉報,那還是海航嗎?

在海航,舉報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簡直是傳統藝能。

今年7月,有多個自媒體釋出了6月30日海航集團兩萬多名員工集體上書舉報董事長的文章,其中列出多項罪名。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一、暗箱操作私自兌付集資款

2018年至2020年期間,集團連續處置了3000多億固定資産。然而,陳峰在不公開不公正的情況下,利用手中職權私自動用近百億資金,優先給自己、親朋好友以及部分嫡系集團高管購買的集資産品進行了本金及其利息的兌付。

二、貪心妄想把海航變為家族企業

陳峰之子陳曉峰在未經集團任何合法合規手續的情況下“空降”海航董事局,陳峰讓根本不懂管理和航空業務的兒子着手參與、控制集團業務。

三、利用職權拉幫結派中飽私囊

海航集團面向員工的集資産品有不同的收益配置設定比例,依據是否為管理幹部、員工籌資額度、職務級别高低等條件分别對待。

在同一個項目的情況下,集團高管購買的集資産品的收益高達30%以上,普通員工僅為8-11%,并且此事項從未公開釋出。

舉報信一出,立馬震驚業界,對陳鋒的聲讨也是層出不窮。

然而,讓人真正沒想到的是,兩萬員工舉報信的風聲還沒過去,更大一個瓜,還在後面。

8月1日,微網誌網友“海航cfo史禹銘發妻”發文,公開舉報海航cfo史禹銘利用職務之便斂财,偷稅漏稅,斂财數額巨大,保守估計過億!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消息一出,一片嘩然。

海航真的爛透了?!

眼看輿論真的頂不住了,海航出來發了個聲明。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啰嗦一大段話,核心就一個意思:海航知道了,海航在查了。

可是,事件并未是以結束,一系列的舉報,把風向從海航集團的公司破産,引向了海航高管的刑事犯罪。

不用細說,懂得都懂,他們攤上大事了。

是以,陳峰被抓,也隻是這一系列事件的延續;當初的舉報門有了結果,海航高管大機率是要牢底坐穿了。

03

往來諸事,付于笑談間

話說回來,陳峰這個人真的是可惜了。

1993年,海南省政府出資1000萬人民币,由民航出身的陳鋒建立海南航空。這1000萬人民币,用陳鋒的話來說:

就是一個飛機翅膀也買不了。

但是,他卻充分發揮其企業家才能,硬是辦成了一個号稱國内第四大的航空公司。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後來大名鼎鼎的王健,也是陳峰從民航學院挖來的。

1993年,海航隻有1000萬。

2017年,它的總資産規模達到1.2萬億元,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排第2,第1名是華為。

僅僅24年的時間,海航的資産膨脹了十萬倍!營收6000多億,旗下上市公司多達13家,是名副其實的多元經營商業帝國。

然而,欲望是無窮的,人或者企業亦如是。

人要生存、要享受,資本要增值,要擴張;帶着這股刹不住車的欲望,海航集團開啟了擴張之路。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60億美金并購英邁公司,100億美元收購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65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酒店集團25%的股份;22億美元購買紐約paek ave大廈,買下《财經》雜志等等一系列大手筆操作。

海航太有錢了,借錢也實在是太容易了。借了買買買,國内買不夠,國外買。

這讓它從不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2018年,王健意外亡于法國,已經退居二線,僅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的陳峰,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出任董事長。

當時,海航集團正處于債務危機之中。從1000萬元到1萬億元,它用了25年;從巅峰跌落谷底,它隻用了兩年。

6.74萬名債權人提出的債權要求總額達到:

1.2萬億元人民币。

兩萬員工,把海航董事長送進監獄

其中,已确認債權約4057億元,不予确認債權3535億元,暫緩确認債權1565億元,超過了海南省當年的gdp。

為此,陳峰把海航從“買買買”轉變成“賣賣賣”。

在2018年,就賣了3000億資産,賣掉了300多家公司,瘋狂程度恐怕沒有哪家集團能比。

出售天津航空48%的股份,9億虧本抛售倫敦瑞信大廈,出讓3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

2021年1月,海航又打算以5億人民币出售旗下的it外包公司文思海輝。

當年收購文思海輝時,可是花了6.75億美金,一虧就是将近10倍。花了大價錢買來的資産,還沒捂熱就要賣,是要利息+費用的。

抛售資産,往往已經走到企業處理危機的最後一步了。

一切的努力都是資産危機前的回光返照。這些所謂的大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并不是産品和服務,而是資本運作。一旦資本的遊戲玩不下去了,就是他們曆史終結的一天。

今年1月,撐了3年,終于撐不下去了,海航開啟了破産重組之路。

縱觀陳峰在三年間的所做所為,不過是裝飾這所破屋的裱糊匠罷了。

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

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

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随時補葺,亦可支吾應付。

然無論何種方式改造,終有一天真相破露,一發不可收拾,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他的結局,也許自出面接手爛攤子的時候便已寫成。

認為自己什麼都能幹、什麼都可以幹時,禍就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