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賽亞-托馬斯和他的活塞王朝

作者:牧之說說

先賣一個關子。

--他是一名黑人球員,身高不過6尺,但體格強悍,下盤穩健。

--至少進過9次全明星,拿過全明星賽的mvp,還進過最佳陣容,同時也拿過助攻王的頭銜。--從入行的第三年起,效率便常年維持在場均20+10(得分+助攻)的水準。

--是關鍵先生,有過“幾十秒連得十幾分”的那種高光表現,也投進過很多不可思議的絕殺球。是高效的得分手,有着各式各樣雜耍式的投籃姿勢。而一旦配合上他閃電般的速度,以及充滿節奏感的運控步伐,那麼籃下的突刺便極具殺傷力。

--然而,比起得分,他更愛傳球。曆史級别的大局觀以及無比開闊的視野,總是能讓他扔出神出鬼沒的妙傳。對于資料,他沒有窮兇極惡般的追求,在他看來,團隊的勝利遠比個人的得失要重要得多。

--專業性和紀律性等一切的職業素養都幾乎無可挑剔,他天賦凜然,作風硬朗,還鬥志旺盛,像一頭永遠在戰争中搏鬥的鬥牛犬。而敏銳的洞察力和極具威信的上司力,又讓人覺得他像一頭狼群的頭狼。

--他是一名英雄主義式的人物,是以也不可避免地要經曆一些悲情橋段的曆練。曾經經曆過系列賽3比2的領先,但因為突發傷病的緣故,比賽的走勢急轉直下,奧布萊恩杯失之交臂。

但這不會影響到他的曆史地位,未來某一天,當你和你的朋友在聊到“誰是曆史上的最佳控衛”的時候,你的腦海裡,一定會閃過他的名字。

曾有一位偉大的教練,這樣形容過他--當他上場的時候,你能感覺到空氣中充滿了血腥味!--多麼高的評價啊!

是以,你猜,我說的是誰?

克裡斯-保羅嗎?

很像,但其實不是。

我要說的是,伊賽亞-托馬斯,一位長着娃娃臉,全世界都稱之為“微笑刺客”的名人堂球員。

“他會朝你微笑,然後給你緻命的一擊。”那種兇狠、淩厲、剛強、以及堅韌的品格,就藏在那天使般的微笑下,隻是你很少察覺。

伊賽亞-托馬斯和他的活塞王朝

1987-1988賽季,是當時年僅27歲的托馬斯7年來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也是時任活塞總裁的傑克-麥克洛斯基為了球隊的複興苦心孤詣近十年,即将見證勝利之花開放的一個賽季。然而,命運的女神卻再一次與底特律人民開了一個玩笑。

回想一年前的東部決賽,活塞與如日中天的波士頓人大戰四場,2比2平。關鍵的第5場,最後時刻,活塞尚且領先了一分,并且掌控了球權,隻要穩紮穩打,便能攻下天王山占得先機。然而,托馬斯充滿随意性的界外發球卻出乎意料地葬送了本已到手的勝利。這次發球,成就了著名的“伯德搶斷”,後者的光輝事迹載入青史留名。這件事之後的很多年,當托馬斯回憶起那個發球的時候,他總是用“愚蠢”二字來形容,言語間也不無戲谑。而當談起那位史上進攻技巧最全面的小前鋒時,他總是引用他嶽母的比喻--“我的嶽母總是将伯德的跳投稱之為‘無聲的死亡’(silent death)”,然後又挂起他那一如往常的微笑表情。

伊賽亞-托馬斯和他的活塞王朝

一年後,壞小子軍團卷土重來。這一次的東部決賽,他們幹淨利落地斬落波士頓于馬下,4比2輕松過關。但托馬斯們在終結了伯德王朝的同時,傷病卻不合時宜地襲來。總決賽對陣湖人的第六場,托馬斯腳踝遭遇了嚴重的扭傷。

第三節,托馬斯在一次跳投落地時,不慎踩到了邁克爾-庫珀的腳,腳踝的扭曲變形到讓人感到驚悚萬分。托馬斯痛苦伏地,試着站起,卻又再次倒下,如此重複數次。而那種歇斯底裡的疼痛感,好像是《德州電鋸殺人狂》裡的皮面人,正在用鍊鋸切割你的大腿。espn的錄影機,在當時及時地捕捉到了托馬斯泣不成聲的掩面之狀,那是一種發自内心的傷感,帶着絕望,無法抑制。

托馬斯回到替補席,35秒後,重新上場。他知道,活塞奪冠,就在此役。當時的活塞已經大比分3比2領先于湖人,此戰拿下,便能問鼎中原,也能順勢終結掉湖人的showtime時代。

于是,一瘸一拐的托馬斯,打出了一場英雄主義十足、悲情色彩濃墨、堪稱傳奇之戰的比賽。沒有人能夠預料到傷病中托馬斯竟然如此的頑強與堅韌,

--單腳抛投,取2分,用不可思議的單腳力量,支撐着180磅的體重;

--失去平衡的擦闆進球,再取2分,完全靠着節奏、手感以及意識在打球;

--造犯規,博罰球;

--邊線的大号三分,緊咬比分;

--守轉攻,防守反擊中的轉換球,靠着意志力咬牙堅持,把握着稍縱即逝的戰機;

--以及那記22英尺開外的翻身後仰跳投;

連場邊的解說都沸騰了,

--“伊賽亞太神奇了,太讓人難以相信了!”

--“他制定了今晚的規則,太不可思議了!”

--“天哪,他拖着一支傷腳連得了11分啊!”

那一戰,盡管活塞輸了,但這注定是一場超越勝負,被後人永遠銘記的比賽。比起5年前首輪面對尼克斯第5場的“65秒連得16分”的壯舉,這一次的比賽更加具有傳奇色彩。整個第三節,托馬斯貢獻了至今無人能夠打破的總決賽單節得分記錄--25分,全場比賽,托馬斯43+8+3+6,6個搶斷亦為總決賽至今的記錄。

而2天之後的搶七,腳踝的腫脹程度超乎想象,傷病徹底阻礙了這位底特律的戰士,10分7助攻的低迷實屬意料之中。對面的魔術師,帶走了總冠軍,在香槟與歡呼中,湖人成為了1988年的最終勝利者,而詹姆斯-沃西36+16+10的搶七三雙也摘走了fmvp的桂冠。

事實上,對于1988年的總決賽,誰都知道,勝利的天平一度是向着活塞傾斜的。湖人最大軟肋在于無法防住那些能夠自己運球開發到進攻機會的後衛,而托馬斯就是這樣一把能夠刺入湖人心髒的匕首,但是在第六場,活塞的這把匕首折斷了,着實可惜。

--三十年後,命運輪回,克裡斯-保羅在總決賽的第5場拉傷了自己的腿筋,演繹了“托馬斯1988年”的悲情故事。但比起保羅,托馬斯顯然要幸運的多,因為當時,他才27歲,青春韶華尚在,還能奮力再搏,而保羅呢,卻已經走過了人生的33個春秋,未來的路,又在哪裡呢?

伊賽亞-托馬斯和他的活塞王朝

壞小子們第一次總決賽之旅的折戟,并未打擊掉他們的全部信心。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的特質,是刻在底特律人心裡的精神印記。他們依然足夠得強硬,充滿運動能力,頭腦靈活,風格狠辣,這些都是再次沖擊總冠軍的必要因素。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對于總冠軍的渴望,一日更勝着一日。那個被全聯盟稱之為“流浪、惡魔、壞蛋、殺人犯”的蘭比爾,在總決賽的賽後,說出了全隊的心聲--我們的冠軍被偷走了!是啊,那個冠軍原本就該屬于底特律的。這種不甘,貫穿在未來的2個賽季中,時刻鞭策着這群壞小子砥砺前行。

當然,還有一件意外事情的發生則進一步促進了活塞的強大與團結。1989年的季中交易,隊内的頭号得分手丹特利被送走,一時之間,輿論一片嘩然。這位2屆得分王、生涯巅峰期曾連續4年場均30+的超級得分手,因為不滿自己的出場時間被羅德曼擠壓,與主教練查克-戴利大打出手,将帥不和鬧得沸沸揚揚。丹特利的這種不願意為了團隊利益而犧牲個人資料的自私行為,在活塞隊引起了衆怒。毫無疑問,對于一支總冠軍級别的球隊來講,這種惡劣的氛圍是緻命的。總裁麥克洛斯基則很早就察覺到了這一點,他非常懂得羅德曼在防守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經近乎等于波士頓連冠後期的鋒衛搖擺人哈夫利切克。是以,他唯一的選擇,隻能是送走這位綽号為“導師”的全明星得分手。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筆交易是無比正确的,活塞在交易之後的26場比賽中,赢下了25場,盡管進攻端少了丹特利的天賦,但顯然,他們已經找到了赢球的真正秘密。而這個秘密,則在籃球之外。比爾-西蒙斯在《籃史通鑒》裡提到過那個所謂的“赢球秘密”,即“成功,就是所有人的步調都要保持一緻,并在自己的角色上努力奉獻着自己,把最終的勝利看得比一切資料都重要。”

是的,太多天賦卓著,實力煊赫的球隊,因為氣量狹小的鬥争,最終都陷入了困境,分崩離析。75年的勇士自爆,77年波特蘭的分裂,79年超音速的崩潰,81年湖人短暫的衰落,再到04年ok王朝的覆滅,這些都是血淋淋的事實與教訓。是以,1989年的活塞,能夠打出62勝20負的全盟最佳戰績,總決賽中橫掃湖人拿下隊史第一座冠軍杯,不是沒有原因的;1990的活塞能夠4比1淘汰開拓者,完成衛冕的偉業,也絕非偶然因素所緻。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沒有刮骨療毒的意志,是不能成功的。

伊賽亞-托馬斯和他的活塞王朝

在1988年的總決賽上,微笑刺客與魔術師完成了nba曆史上的第一個親吻,力挺了被hiv感染的魔術師

80至90年代,是nba的一大黃金時代,許多人都出現在那個時代,伯德與魔術師演繹着黑白争雄的好萊塢大戲,邁克爾-喬丹也曆經艱險逐漸拉開了公牛王朝的序幕。但是,有那麼兩年的時間,隻屬于那支閃耀一時的球隊。

他們隊内沒有得分超過20+的球員,他們的打球方式被全聯盟定義為“肮髒的籃球”,但他們足夠的堅韌、團結、藐視一切的外界評價,靠着自己的拼搏,成就了隻屬于自己的一番偉業。從1957年搬至底特律,到1981年第2順位摘下伊賽亞-托馬斯開啟複興之路,再到1983年引進“富爸爸”查克-戴利這位野獸派教練進行球隊氣質的蛻變計劃,再到1988-1990的兩連冠終于建立王朝君臨天下。這一路走來,其中的曲折、艱辛與苦難,也許隻有親身經曆者方能切身感受。

伊賽亞-托馬斯,那個時代最被低估的球星,和他的“壞小子”夥伴們,一起拿到了總冠軍,走上了那個時代的頂點!他們值得被銘記、被懷念、被尊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