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房地産風險拖累關注類貸款 多家銀行信貸轉向“新興領域”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證券日報

受房地産等行業信用風險的影響,銀行對公房地産貸款的不良率以及關注類貸款占比出現了上升的走勢。針對房地産行業的風險狀況,不少上市銀行在三季報中也有所提及。此外,銀行在主動壓縮房地産行業信貸投放的同時,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制造業、綠色信貸等領域的支援力度。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些銀行三季度關注類貸款占比提高,主要是部分房地産企業出現短期流動性風險,大量房企貸款和個人未傳遞房産的按揭,信用等級下滑,劃入了關注類貸款範圍。

關注類貸款擡頭

所謂關注類貸款,是指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産生不利影響因素的貸款。該名額通常被視為判斷銀行信貸風險的重要先行名額。

例如,招商銀行受部分房地産企業信用風險暴露影響,截至三季度末,該行對公房地産不良貸款率1.29%,較上年末上升1.06個百分點;招商銀行關注貸款餘額450.3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3.16億元,關注貸款率0.82%,較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

平安銀行三季報顯示,該行不良貸款率1.05%,較上年末下降0.13個百分點;但是,關注類貸款占比1.37%,較上年末上升0.26個百分點。興業銀行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481.99億元,較年初減少14.57億元,不良貸款率1.12%,較年初下降0.13個百分點。但是,該行關注類貸款餘額633.83億元,較年初增加89.76億元,關注類貸款占比1.47%,較年初上升0.1個百分點。興業銀行表示,公司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不良貸款持續“雙降”,部分借款人因資金鍊緊張産生逾期欠息,導緻關注類貸款有所增加。

更新房企貸款審查機制

關注類貸款攀升的同時,多家銀行表示,要加強在房地産調控政策下的風險防範措施。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銀行三季報發現,多家銀行已經更新了涉房貸款的審查機制,目前房企資産品質總體可控,未來将密切跟蹤房地産調控政策,加強房地産風險形勢研判。

招商銀行三季報顯示,針對承擔信用風險的房地産授信業務,該行将繼續實施行業限額和客戶限額管理,聚焦中心城市和戰略客戶,持續調整房地産客戶及區域資産結構,對房地産業務及項目資金監管情況、房地産上下遊産業鍊繼續進行全面排查和持續跟蹤,并根據具體風險情況逐筆充分計提撥備。針對不承擔信用風險的房地産業務,招商銀行将按照監管要求,加強投資者适當性管理,規範産品的資訊披露。

如何防範房地産風險?盤和林表示,首先,房地産和金融穩健有一定的“綁定”,是以房價不能再造泡沫,也不能放任房價過度下跌,房産市場穩定是第一位,包括穩定房價和穩定購房者預期。其次,金融适度放寬對房地産企業的信貸支援,但要明确房企總體降杠杆的大趨勢,也可以适度通過直接融資的其他金融工具來支援房企。最後,房企要加快周轉,不能以再杠杆的方式過度謀求規模擴張。

持續優化信貸結構

自去年房地産行業融資管理“三道紅線”和金融機構房地産貸款集中度上限制度明确後,房地産行業降杠杆效果已經顯現。一方面,銀行主動壓縮房地産行業的信貸投放,降低這些行業在信貸資産組合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制造業、綠色信貸等領域的支援力度。

根據央行釋出的2021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今年前三季度的房地産貸款增量占比,比上年全年水準低7.3個百分點。進一步細分看,今年前三季度,房地産開發貸款餘額同比增長僅為0.02%,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增速比上季末降低1.7個百分點。

從銀行三季報中可以發現,今年以來,各大行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特别是在服務鄉村振興、助力普惠和綠色金融方面均有亮點。

例如,郵儲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該行堅持零售戰略定位,在保持住房貸款平穩投放的基礎上,加大對個人消費和小額貸款的信貸投放力度。平安銀行三季報表示,積極應對宏觀環境風險,響應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大力支援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并持續加強全面風險管理,整體資産品質持續優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