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政道寄語中國高能實體事業:做出更多國際一流原創成果

李政道寄語中國高能實體事業:做出更多國際一流原創成果

李政道先生及寄語全文。 中科院高能所 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著名美籍華裔實體學家、諾貝爾得主李政道先生10月10日寄語中國高能實體事業:“我衷心祝願祖國的高能實體事業蒸蒸日上、健康發展,中國科學家做出更多國際一流的原創性成果”。

“科學巨擘天語解道——中國實體學會高能實體分會‘慶賀李政道先生九十五華誕”學術報告會,當天在北京中國科學院高能實體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舉行,李政道先生在發來的書面信寄語中作上述表示。

他說,“祖國高能基礎實體研究在過去30餘年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成果。回顧bepc(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發展曆史可以看到,bepc、bes(北京譜儀),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和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的成功建造和運作為中國高能實體基礎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僅把祖國的基礎研究帶入國際競争行列,也培養了大量關鍵人才,推動了高能實體基礎研究向多個前沿方向快速發展”。

李政道表示,基礎研究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是國之根本,“當初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國這麼一個國家,必須在高科技領域裡面占有一席之地’,而基礎研究‘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标志’。我衷心祝願祖國的高能實體事業蒸蒸日上、健康發展,中國科學家做出更多國際一流的原創性成果”。

據中科院高能所介紹,李政道先生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1946年赴美國深造,1950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53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任教,1956年受聘為教授,1984年任全校級教授。

1957年,李政道因與楊振甯共同發現弱互相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而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他還先後提出李模型、kln(木下-李-諾恩堡)定理,并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實體、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實體、凝聚态實體和量子力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取得傑出成就。

李政道先生滿懷赤子之心,自1972年以來,先後建議開設少年班,為中國實體科學家講學授課,推動中美高能實體合作,創立中美聯合招考實體研究所學生(cuspea)項目,倡導建立中國博士後制度,力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制度,成立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ccast),促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設立䇹政基金等,為中國科技、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李政道先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意大利科學院院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等十幾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紐約市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大學等十幾所大學的名譽博士。(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