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艙之前,航天員進行了首次在軌緊急撤離演練,演練的内容是假設空間站突然出現失壓,航天員要在第一時間開啟應急氣瓶,確定空間站氣壓穩定,然後再緊急撤離到傳回艙内。這個演練的目的是讓航天員保持一定的警惕性,畢竟空間站在軌道上可能與一些太空垃圾相撞,雖然這些太空垃圾的塊頭不大,甚至可能是一個油漆碎片,但在高速相對運作時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宇宙印象|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96期
今天,神舟十三号航天員進行了本次在軌飛行的第一次出艙活動,截止11月7日,三名航天員已經在空間站内生活了20多天,這次任務有這麼幾個亮點,第一,航天員在軌駐留的時間從3個月提升到6個月,這對航天員、貨運飛船的補給以及空間站的支援能力都是一次新的考驗;

圖檔解讀:神舟十三号航天員進行本次任務的第一次出艙活動
圖檔解讀:航天員完成緊急撤離演練之後,進行出艙活動,圖中正在穿着艙外航天服
圖檔解讀:航天員出艙畫面
第二,本次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最後一次飛行,從明年開始,空間站就會轉入建造階段,屆時,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艙會對接到核心艙上,形成三艙丁字型基本構型;第三,神舟十三号任務将進行2至3次的出艙活動,安裝大小機械臂的相關構件,為空間站後續建造做好充分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艙之前,航天員進行了首次在軌緊急撤離演練,演練的内容是假設空間站突然出現失壓,航天員要在第一時間開啟應急氣瓶,確定空間站氣壓穩定,然後再緊急撤離到傳回艙内。這個演練的目的是讓航天員保持一定的警惕性,畢竟空間站在軌道上可能與一些太空垃圾相撞,雖然這些太空垃圾的塊頭不大,甚至可能是一個油漆碎片,但在高速相對運作時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圖檔解讀:國際空間站曾經被一塊油漆斑點大的碎片擊中,形成了一個直徑為5毫米的洞
圖檔解讀:目前在軌道上有50萬個石頭大小的碎片,還有1億個直徑在1毫米以上碎片
舉個例子,國際空間站的機械臂曾經被一塊油漆斑點大的碎片擊中,形成了一個直徑為5毫米的洞,如果這個洞發生在艙壁上、或者宇航服上,就可能導緻失壓。目前在軌道上有50萬個石頭大小的碎片,還有1億個直徑在1毫米以上碎片,而隻有數萬個碎片被地面雷達跟蹤。是以,這次艙外行走與緊急撤離演練相結合,是有較強的實戰意義,可在關鍵時刻讓航天員快速撤離空間站并傳回地面。宇宙印象獨家釋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