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參加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才華橫溢的女孩

參加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才華橫溢的女孩

為了參加今年的CGMO,女子數學奧運代表隊在北京進行訓練。圖檔由受訪人提供

參加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才華橫溢的女孩

郭偉(右)與唐小旭先生。

參加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才華橫溢的女孩

除了數學,傅家瑞還擅長鋼琴、吉他等樂器。

周雲軒,《中國婦女日報》全媒體記者

不久前,第20屆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圓滿落幕。在本次比賽中,來自東北師範大學某中學的高年級學生傅家瑞以168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受到極大關注。"女奧會已經很多年沒有滿分了,這給整個組委會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國女子數學奧委會主任翟振華在宣讀名單時說。

據中國數學協會官方網站報道,在國内外許多數學奧運會上,參賽者一直都是男性多于女性,正是數學奧運選手的性别比例不平衡,才導緻了"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誕生。早在19年前,2002年8月,中國數學奧委會在珠海舉辦了首屆女子數學奧林匹克運動會,參賽對象是高中女生,以期向女生展示數學天賦和才華搭建舞台,增加女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學習水準, 促進不同領域的女生互相學習,增進友誼。

正如主辦方所希望的,19年來,有女生通過比賽展現出自己高水準的數學天賦,也越來越多的女生會參加比賽,取得好成績,作為她們的理想目标。

梳理了CGMO多年來的優秀選手,中國婦女日報的全媒體記者發現,這些女孩在攀登數學巅峰的路上,與線條和愛情相得益彰。

陳卓是第六屆CGMO的第一位,在進入2008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國家訓練隊後,于2008年獲得第49枚IMO金牌,這是自1995年以來唯一一枚由中國女子獲得的IMO金牌;

吳青宇在第十六屆CGMO中獲得全國第二名,在第十二屆楚承軒大學數學競賽中獲得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銀獎,成為2021年阿裡巴巴全球數學競賽中僅有的兩名決賽入圍者之一和第一名;

第18屆CGMO第一名闫斌軒以滿分獲得第35屆全國高中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并在第61屆IMO比賽中獲得銀牌。

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次獲得CGMO金牌,在2020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MO)中獲得金牌的郭偉,将于今年9月進入北京大學數學人才班,這是北京大學數學優秀班中唯一的女生。

對于數學,他們都有執着的熱愛和理想。

這位16歲的年輕人在國小時表現出對數字的濃厚興趣和特殊的天賦,并在許多國際和國家數學比賽中表現出色。從那以後,她經常夢想着"成為未解之謎的破解者"。

曾經有過"迷霧",但從一開始解決第一批比賽問題,傅家瑞就開啟了"驚豔其美,樂于知其奧秘"的精彩體驗。

雖然不老,成長經驗不深,但傅家瑞已經嘗過幾花園上百種味道。"我一直認為數學是邏輯最優雅的結晶,"她說。喜歡數學的原因之一是,它充分展示了理性的美,人類的理性不受性别的影響,思想的發展從未有過性别差異。"

至于她這次的成績,她也謙虛地說:"我花在數學上的時間比較多,是以數學能力有了略勝一籌的回報。"

同樣探索數學樂趣的還有年僅17歲的郭偉。

"我覺得數學是一門非常神秘的學科,客觀而自然。郭告訴記者,随着學習的深入,她發現它"有趣"。

從恐慌直接"跳"到北京大學數學課,她最簡單的願望就是"跟上",而當談到未來是否想成為"數學家"時,她也真正回答了"在能力範圍内,努力追求"。

進入北京大學書院或清華楚成成數學優秀班一直是傅家瑞的夢想。對她來說,這是"與懷有相同夢想的年輕人一起踏上數學漫長旅程的開始"。"

困擾

在世界各地,數學競賽和數學前沿領域一直顯示出男女之間的性别失衡。就CMO而言,在前100名左右的金牌得主中,通常隻有幾個女孩。這種現象也是當初建立比賽的原因之一。

在數學學習中,女孩子顯然更難找到"志同道合"的"蜜糖"。

唐曉旭,中國閩大學進階數學教師,曾任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北京隊教練,帶領隊闖出第19屆CGMO。

在唐曉旭看來,從事數字競争的女孩,可能面臨一個問題,是同性同齡人少。"例如,在讨論話題時,男孩可能會相對順暢地溝通并一起集思廣益,但女孩有時可能會因為人數少而感到單槍匹馬,"他說。

為比賽數量做準備的艱苦工作是衆所周知的。唐小旭認為,要想保持為戰争做準備的熱情和動力,那麼來自同行的鼓勵和支援是不可或缺的。

對于唐小旭的觀點,郭偉有着深刻的了解。她告訴記者,她從國小就開始參加各種奧運杯,對于"男多女少女"的現象習以為常,但有些經曆還是讓她感到有些尴尬:去夏令營的時候基本上隻能和老師一起生活,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就被遺忘了。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她也覺得這個領域的同性伴侶數量正在增加。特别是參加CGMO才發現:"原來的女生有這麼多數學高手。

"同一聯盟中的女孩并不多,确實,我們不必像男孩一樣分組,雖然我不感到孤獨,但我總是希望女孩的團隊會成長。傅家瑞一直認為"女生不是迷失在天賦中,也許不是挖掘出來,也許找不到适合自己數學學習的方法",并堅信"這一次呈現的弱點不是注定的命運,隻要心中有愛,就值得被鼓勵自己前進。"

争議

CGMO是一個針對女孩的奧林匹克競賽,旨在鼓勵女孩學習數學和參加比賽。但也有一些聲音認為:成立一個單獨的婦女團體偏向于女孩,女孩的比賽話題更簡單等等。

根據CGMO組委會的資料,前17名學生将直接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據了解,根據冬令營成績還将選拔獲得國家級訓練隊資格,并有機會送清華大學。

在郭文貴看來,CGMO确實推動了女孩參加比賽的數量,"我确實觀察到CGMO周圍有女孩開始學習奧運會,沒有這個比賽,她們可能不會參加。"

"正是CGMO提供了将焦點放在女孩身上的機會,讓女孩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傅說,他同意比賽是對所有熱愛數學的女孩的鼓勵,并證明她們确實有能力。

唐曉旭認為,CGMO為女孩提供了額外的參賽機會,在衆多比賽中,晉升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總體來看,男孩在數字化競争領域的占比還是比較有利的,性别失衡的現狀是無法通過競争來扭轉的。

"無論是學科的平衡發展,還是從社會公平的角度來看,在數字競争領域促進性别平衡,給女孩更多的鼓勵和機會,這當然是積極的。唐小旭想。

唐曉旭還提到,雖然數學領域的女生人數并不占優勢,但數學水準高的和男生在同一水準上。

如何反映這一點?

唐曉旭解釋說,從難度話題來看,CGMO和全國高中數學聯盟CMO的不同之處在于,兩天的考試,當天的第一個問題比較容易,同學們基本都能回答。但下一個問題的難度會一步一步地提高,尤其是兩天考試中最後一個問題的難度,甚至超過高中數學聯盟中最後一個問題的難度。

今年CGMO結束後,唐曉旭像往常一樣将問題分享給學校其他從事數字競賽的學生回答,"數學不分性别,很多問題品質都很高。唐曉旭告訴記者,"如果能拿到滿分,就意味着學生确實已經達到了全國前60名,可以進入國家訓練隊水準,是以不能說CGMO金牌'含金量低'。"

作為比賽教練,唐曉旭曾多次帶領團隊參加全國比賽,他注意到,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入圍的70多人中,隻有三人是女生。"可以看出,女生參加比賽次數的阻力還是比較大,CGMO還是應該堅持做。

面對CGMO可能卷入的性别争議,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如果有一天性别刻闆印象消失,男女在關注度和表現上也沒什麼不同,即使女足賽事的曆史使命完成,女團賽事的取消也應該早晚。"

來源:中國婦女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