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参加今年的CGMO,女子数学奥运代表队在北京进行训练。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郭伟(右)与唐小旭先生。
除了数学,傅家瑞还擅长钢琴、吉他等乐器。
周云轩,《中国妇女日报》全媒体记者
不久前,第20届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圆满落幕。在本次比赛中,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某中学的高年级学生傅家瑞以168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受到极大关注。"女奥会已经很多年没有满分了,这给整个组委会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国女子数学奥委会主任翟振华在宣读名单时说。
据中国数学协会官方网站报道,在国内外许多数学奥运会上,参赛者一直都是男性多于女性,正是数学奥运选手的性别比例不平衡,才导致了"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诞生。早在19年前,2002年8月,中国数学奥委会在珠海举办了首届女子数学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对象是高中女生,以期向女生展示数学天赋和才华搭建舞台,增加女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促进不同领域的女生相互学习,增进友谊。
正如主办方所希望的,19年来,有女生通过比赛展现出自己高水平的数学天赋,也越来越多的女生会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作为她们的理想目标。
爱
梳理了CGMO多年来的优秀选手,中国妇女日报的全媒体记者发现,这些女孩在攀登数学巅峰的路上,与线条和爱情相得益彰。
陈卓是第六届CGMO的第一位,在进入2008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国家训练队后,于2008年获得第49枚IMO金牌,这是自1995年以来唯一一枚由中国女子获得的IMO金牌;
吴青宇在第十六届CGMO中获得全国第二名,在第十二届楚承轩大学数学竞赛中获得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银奖,成为2021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仅有的两名决赛入围者之一和第一名;
第18届CGMO第一名闫斌轩以满分获得第35届全国高中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并在第61届IMO比赛中获得银牌。
在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次获得CGMO金牌,在202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中获得金牌的郭伟,将于今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数学人才班,这是北京大学数学优秀班中唯一的女生。
对于数学,他们都有执着的热爱和理想。
这位16岁的年轻人在小学时表现出对数字的浓厚兴趣和特殊的天赋,并在许多国际和国家数学比赛中表现出色。从那以后,她经常梦想着"成为未解之谜的破解者"。
曾经有过"迷雾",但从一开始解决第一批比赛问题,傅家瑞就开启了"惊艳其美,乐于知其奥秘"的精彩体验。
虽然不老,成长经验不深,但傅家瑞已经尝过几花园上百种味道。"我一直认为数学是逻辑最优雅的结晶,"她说。喜欢数学的原因之一是,它充分展示了理性的美,人类的理性不受性别的影响,思想的发展从未有过性别差异。"
至于她这次的成绩,她也谦虚地说:"我花在数学上的时间比较多,因此数学能力有了略胜一筹的回报。"
同样探索数学乐趣的还有年仅17岁的郭伟。
"我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神秘的学科,客观而自然。郭告诉记者,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发现它"有趣"。
从恐慌直接"跳"到北京大学数学课,她最简单的愿望就是"跟上",而当谈到未来是否想成为"数学家"时,她也真正回答了"在能力范围内,努力追求"。
进入北京大学书院或清华楚成成数学优秀班一直是傅家瑞的梦想。对她来说,这是"与怀有相同梦想的年轻人一起踏上数学漫长旅程的开始"。"
困扰
在世界各地,数学竞赛和数学前沿领域一直显示出男女之间的性别失衡。就CMO而言,在前100名左右的金牌得主中,通常只有几个女孩。这种现象也是当初建立比赛的原因之一。
在数学学习中,女孩子显然更难找到"志同道合"的"蜜糖"。
唐晓旭,中国闽大学高级数学教师,曾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北京队教练,带领队闯出第19届CGMO。
在唐晓旭看来,从事数字竞争的女孩,可能面临一个问题,是同性同龄人少。"例如,在讨论话题时,男孩可能会相对顺畅地沟通并一起集思广益,但女孩有时可能会因为人数少而感到单枪匹马,"他说。
为比赛数量做准备的艰苦工作是众所周知的。唐小旭认为,要想保持为战争做准备的热情和动力,那么来自同行的鼓励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唐小旭的观点,郭伟有着深刻的理解。她告诉记者,她从小学就开始参加各种奥运杯,对于"男多女少女"的现象习以为常,但有些经历还是让她感到有些尴尬:去夏令营的时候基本上只能和老师一起生活,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就被遗忘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觉得这个领域的同性伴侣数量正在增加。特别是参加CGMO才发现:"原来的女生有这么多数学高手。
"同一联盟中的女孩并不多,确实,我们不必像男孩一样分组,虽然我不感到孤独,但我总是希望女孩的团队会成长。傅家瑞一直认为"女生不是迷失在天赋中,也许不是挖掘出来,也许找不到适合自己数学学习的方法",并坚信"这一次呈现的弱点不是注定的命运,只要心中有爱,就值得被鼓励自己前进。"
争议
CGMO是一个针对女孩的奥林匹克竞赛,旨在鼓励女孩学习数学和参加比赛。但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成立一个单独的妇女团体偏向于女孩,女孩的比赛话题更简单等等。
根据CGMO组委会的数据,前17名学生将直接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据了解,根据冬令营成绩还将选拔获得国家级训练队资格,并有机会送清华大学。
在郭文贵看来,CGMO确实推动了女孩参加比赛的数量,"我确实观察到CGMO周围有女孩开始学习奥运会,没有这个比赛,她们可能不会参加。"
"正是CGMO提供了将焦点放在女孩身上的机会,让女孩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傅说,他同意比赛是对所有热爱数学的女孩的鼓励,并证明她们确实有能力。
唐晓旭认为,CGMO为女孩提供了额外的参赛机会,在众多比赛中,晋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总体来看,男孩在数字化竞争领域的占比还是比较有利的,性别失衡的现状是无法通过竞争来扭转的。
"无论是学科的平衡发展,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在数字竞争领域促进性别平衡,给女孩更多的鼓励和机会,这当然是积极的。唐小旭想。
唐晓旭还提到,虽然数学领域的女生人数并不占优势,但数学水平高的和男生在同一水平上。
如何反映这一点?
唐晓旭解释说,从难度话题来看,CGMO和全国高中数学联盟CMO的不同之处在于,两天的考试,当天的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同学们基本都能回答。但下一个问题的难度会一步一步地提高,尤其是两天考试中最后一个问题的难度,甚至超过高中数学联盟中最后一个问题的难度。
今年CGMO结束后,唐晓旭像往常一样将问题分享给学校其他从事数字竞赛的学生回答,"数学不分性别,很多问题质量都很高。唐晓旭告诉记者,"如果能拿到满分,就意味着学生确实已经达到了全国前60名,可以进入国家训练队水平,所以不能说CGMO金牌'含金量低'。"
作为比赛教练,唐晓旭曾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全国比赛,他注意到,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入围的70多人中,只有三人是女生。"可以看出,女生参加比赛次数的阻力还是比较大,CGMO还是应该坚持做。
面对CGMO可能卷入的性别争议,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如果有一天性别刻板印象消失,男女在关注度和表现上也没什么不同,即使女足赛事的历史使命完成,女团赛事的取消也应该早晚。"
来源:中国妇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