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老弄堂的故事-(九-67)曾經的大小姐

作者:木蘭金玉

大家入席後,楊媽媽也是先把每道菜都夾了點放在美英的碗裡,這是對最尊貴客人的做法。楊媽媽邊夾邊說:“美英啊,每道菜都嘗嘗,喜歡什麼,跟我們說,我們來做。”

毛毛這會說了:“這個應該問大哥,對嘛大哥?”

美英聽着都不好意思了。

楊爸爸忙說道:“美英,别不好意思啊,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樣。”

美英點頭應承道:“哎,好的。”

楊媽媽笑眯眯地看着美英,說道:“我一開始擔心你是南方人,吃不慣北方菜呢,都不知道該做什麼好。後來學志跟我們說,你還挺能吃辣的,我就随便發揮了。”

美英回答道:"其實我們在南方沒怎麼呆過,基本都是呆在北方,是以吃北方菜比較多。“

楊爸爸說道:“那就好,那你多吃些。這些都是學志她媽今天一大早去買的菜,都很新鮮。”這時,楊媽媽又從廚房裡端了道菜出來,是一個個白色的圓球,圓球上還冒着泡泡,美英瞧着新奇,楊媽媽夾了一個放進美英的碗裡,說道:“快嘗嘗,這個得趁熱吃,不過得稍微悠着點,别燙着。”

美英好奇地咬了一口,隻見透過酥酥的外層之後,裡面還有甜甜的豆沙,和外層在一起,入口既化,美英驚奇地說道:“阿姨,這是什麼菜,太絕了,簡直就是熱的冰激淩嘛。”

楊爸爸高興地說道:“這是雪綿豆沙,這可是學志媽媽的獨門絕活。”

美英不由贊道:“這簡直太神奇了。阿姨,這道菜是怎麼做的,這外面白白的是什麼食材?”

這時,豆豆急急地說道:”美英姐,你先趕緊吃,這道菜涼了就不好吃了。等吃完了,再等我媽媽說不遲。“

楊爸爸笑着給每人都夾了一個,說道:”的确是這樣,這道菜可不能說慢慢吃。“

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

等大家都吃完後,楊媽媽開始得意地介紹起來:“這外面白的是蛋清,這裡面紅的是豆沙。豆沙的制作比較簡單,就是先把紅豆煮熟了後,用紗漏過濾,這樣裡面的豆沙既夠綿軟,又有層次感,然後用油炒熟了,這樣就容易成形;比較難弄的是蛋清,先把蛋清和蛋黃分開,一點蛋黃都不能有,然後将蛋白手工打發到筷子可以直立不倒的程度後,加入澱粉或面粉調制成糊後待用;然後把豆沙丸子沾上蛋清放在油裡炸,這也是最難的時候,油溫高了表面會變得焦黃不白,油溫不夠蛋泡糊又不會充分膨脹裝盤易塌。”

美英感歎道:“這道菜可真是太不容易了,每一個環節都很挑戰人啊。”

楊爸爸說道:“今天咱們家是有貴賓來,平時也難得做一次的。”

美英為難地說道:”我媽還特意讓我跟阿姨叔叔說一聲,雖然我原來不怎麼會做飯,但是我會盡快學會的,但是現在看來這起點好高,我擔心短時間内趕不上呢。“

楊媽媽樂呵呵地說道:”不會就不會,學志會就行了。再不行,還有我們呢。“

美英還是嚴肅地說道:”不行不行,我還是要學會的。學志也很忙的,不能讓他一個人辛苦。“

楊爸爸高興地說道:”行,不急,慢慢來。“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吃完飯後,美英搶着要洗碗,小楊父母當然不同意,美英想着自己不會做飯,再不在家務活上好好表現一番,那真的顯得太不懂事了。一時竟然僵住了。

還是小楊說道:”那這樣吧,我和美英一起洗,這樣美英也知道東西放在哪。“

小楊父母才作罷。但還是覺得第一次就讓客人進廚房洗碗,太過意不去了。

美英很仔細地把碗都洗幹淨,還拿開水泡了一次,放在一邊等瀝幹,才算把碗洗好了。

小楊父母覺得美英還真的挺不錯,一點都不嬌氣。

洗完碗後,美英到了客廳,急急地把禮物拿了出來,邊拿邊說到:”阿姨、叔叔,這是我媽媽讓我帶給大家的禮物,也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

小楊父母忙說到:”人來了就好了,你還沒工作呢,怎麼能讓你們破費呢。“

美英說到:”應該的。阿姨,這捆毛線是給您的。這是我們那最好的毛紡廠生産的,因為之前他們有出口的任務,是以他們的技術非常好。“

楊媽媽接過毛線,對着燈光照了一下說到:”這工藝的确不錯。尤其是這藏青色是最難染的,很多毛紡廠是把一些染壞的顔色拿去染深色,結果就會在光線下露底,比如有的會顯出紅色,然後顔色本身也沒有羊毛的自然光澤。你看這藏青色多正,燈光下還是青的顔色,然後還有羊毛本身自帶的光澤,的确是好毛線,市面上很難買到。太謝謝你媽媽了。我早都想買這個顔色,想了好久了。”

美英又把景泰藍擺件拿給楊爸爸,邊說邊示範道:“叔叔,這個既可以做鎮紙用,平時還可以做擺件,您看,把這個一提,中間就可以打開,裡面可以放香煙。”果真,隻見原來像個元寶瓶形狀的器物,把中間的揪揪往上一提,中間就像傘骨一樣往外散開,猶如荷葉徐徐打開,裡面就有可以放香煙的槽,真是太出乎人們的意外了。

所有人都圍着這個器具,研究起來,真是太有意思了。楊爸爸對這個禮物簡直是愛不釋手,直呼美英媽媽眼光獨到。

接着美英又拿出兩根紅圍巾給到毛毛和豆豆,說到:“這是我媽媽織的,用的是現在最時興的葡萄針圖案,希望你們喜歡。”

毛毛和豆豆開心地圍了起來,本來兩個人長得就像洋娃娃,葡萄針的圖案立體感特别強,像浮雕一樣,又加上大紅色襯托下,更顯得兩個女孩的皮膚粉雕玉琢了。

楊媽媽拿過圍巾仔細地看着針法,贊歎道:“哎呀,這葡萄針可難學了,而且特别費功夫,不像其他的針法,熟悉了後,邊織邊跟人聊天都沒關系,但這個針法就要眼珠子不錯地盯着,心裡還得數着針數,要不然錯一行,後面就成不了葡萄的樣子。哎呀,還一連織了兩條,太讓你媽媽辛苦了。”

毛毛和豆豆也說到:“就是,我們一直也都想學,沒學會,這下好了,我們也有這花樣的圍巾了。“倆人邊說,邊跑到卧室裡,去照大衣鏡。

楊媽媽又說道:”聽說你媽媽飯也做得不錯,還會西餐,毛線活又織的那麼好,你媽媽真是太厲害了。“

美英笑笑,低下了頭。

楊爸爸削了個蘋果給到美英:”吃個水果,待會讓學志還有他兩個妹妹,帶你去大十字轉一轉,那是我們烏魯木齊最熱鬧的地方。“

毛毛和豆豆聽說要逛街,高興壞了。拉着美英的手說道:”大十字是我們這裡商店最多的地方,大家來烏魯木齊,都愛去那裡逛逛。咱們待會一定要逛個痛快!“

美英也被感染了,高興地點了點頭。

女孩子天生都愛逛街,盡管美英小的時候,跟着父母去過不少地方,也逛過不少進階商鋪,但是隻要是逛街,美英從來都沒嫌過。

烏魯木齊的商店裡的東西,自然比美英家那邊的熱鬧許多,一路上三個女孩叽叽喳喳,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好不熱鬧,三個女孩又都漂亮,惹得路人紛紛回頭駐足觀看,苦的是學志,時不時地得關注她們,别撞上自行車。

毛毛和豆豆帶着美英到了一個極大的露天攤子前,那裡有賣一種維吾爾族人自制的冰激淩,隻見裡面的店員拿一個東西在鑿一塊大大冰塊,邊鑿邊加入厚厚的奶酪,然後在最上面澆上一點紅色的果醬,吃到嘴裡,一股奶香味,而且那冰屑非常細膩,在大夏天,比冰激淩更解渴而且沒有冰激淩那麼膩。

吃的人非常多,因為冰激淩太冷了,遇到熱空氣,就在杯子周圍形成一股涼氣,這股涼氣彙聚久了,就變成了水珠,然後水珠掉在塑膠布上,是以可以看到這樣一副景象,塑膠布一直像下雨一樣滴滴答答。

但是仍舊擋不住熱情的客人,大家一點也不嫌棄這滴水的塑膠布,坐在旁邊,安之若翼,慢慢地享受着這醉人的冰激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