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日資企業在總督府的支援下,在台灣各地設定了 11個大型農業倉庫,兼具驗收、儲運、保管、化驗等功能。圖為 1922 年 12 月設立的台中農業倉庫,是全島建立最早的農業倉庫,可存放兩萬袋蓬萊米。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農民将收獲的蓬萊米用牛車載運到日資株式會社的農業倉庫存放。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蓬萊米口感極好,大受日本人歡迎,于是台灣生産的蓬萊米便源源不斷運往日本。圖為基隆港倉庫裡堆積的待運日本的蓬萊米糧包。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大批台灣米包正在基隆港裝運上船,準備運往日本。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1937 年之後,為了适應日本侵華的需要,台灣農産品對日本的出口量猛增。總督府分區廣泛興辦農業技術員練成所,招收 18 到 35 歲之間的青年農民進行教育訓練。圖為練成所的學員在田間勞動,學習各種農業技術。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圖為在農業技術員練成所學習結業的農業技術員(後排帶大蓋帽、穿白衣者),指導農民在栽種蓬萊米的水稻田裡進行田間管理。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1940 年以後,台灣掀起“農業報國”運動。總督府更加緊推廣栽種蓬萊米的技術,力圖大量增加稻米産量,強令台灣青年參加各種農業技術練成所。圖為台中州的農事小團體指導者練成所,學員們在日本教官的帶領下,正肩扛農具,準備下田幹活。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圖為台中州農事小團體指導者練成所的學員們,在日本教官(田埂上站立的兩人)的監督下,正在水稻田裡栽秧。該所學員平均年齡24 歲。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3卷《侵占台灣五十年》, 洪小夏、殷占堂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并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台灣廣泛發起種植蓬萊米運動

繼續閱讀

  • 蓬萊米 [面點]

    蓬萊米蓬萊米,是一種在台灣廣為使用的稻米,屬于粳米亞種,由日本稻作專家矶永吉以日本種稻米所改良成功。1921年第一次試種...

    彭萊米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