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沿尋赤錫發展軌迹,緻力綠色鄉村振興

近日,福州大學2019級社會學團支部前往永泰縣赤錫鄉進行一系列座談、調研與實踐活動,從文化、生态、人才、産業振興出發,追尋赤錫的多元化可持續發展足迹,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

探尋狀元文化,助力區域旅遊

團支部來到赤錫鄉參觀鄭僑文化園暨閩台青少年研學基地,了解了鄭僑文化的曆史來源與當地“狀元文化”内涵,初步探索文化振興與鄉村振興的内隐邏輯。

在副縣長劉峰松、縣直有關部門的介紹下,團支部了解到永泰“七年三度狀元來”的故事名揚天下,蕭國梁、黃定、鄭僑的名字更是成為永泰狀元文化的象征。鄭僑文化園暨閩台青少年研學基地将狀元故事與研學教育相結合,旨在弘揚永泰的狀元文化與豐富的地域文化,成為展示永泰精神文化面貌的重要視窗;還能通過打造文化旅遊,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和旅遊經濟發展。

沿尋赤錫發展軌迹,緻力綠色鄉村振興

有關部門向團支部介紹赤溪鄉文化

狀元文化特色鮮明,增強鄉村凝聚力并鞏固振興。新時代文化振興更要保護文化根源,保住鄉村振興的精神核心。團支部成員意識到,赤錫鄉要更好地實作鄉村振興就要大力宣傳好赤錫鄉當地的狀元文化,以狀元文化為依托發展文化産業。不僅要讓遊客來得了、留得住、帶得走;還要堅持文化自信,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指導下,凝練鄭僑精神、赤錫精神、永泰精神,以鄉歌征集等鄉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當地文化。

加強生态保護,留住綠水青山

團支部師生随縣鄉上司于赤錫鄉鎮府開展鄉村振興座談會,生态環境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為團隊介紹了赤錫鄉近年來的整體發展情況,團支部深刻學習到了生态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

沿尋赤錫發展軌迹,緻力綠色鄉村振興

團支部師生同縣鄉上司于赤錫鄉鎮府開展鄉村振興座談會 團支部師生同縣鄉上司于赤錫鄉鎮府開展鄉村振興座談會

據了解,赤錫鄉立足鄉情實際,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生态經濟新的增長點,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為努力建設現代化綠色發展先行區貢獻力量。

沿尋赤錫發展軌迹,緻力綠色鄉村振興

團支部師生同縣鄉上司于赤錫鄉鎮府合影留念

生态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赤錫鄉要立足生态優勢,突出區域特色,充分挖掘狀元文化、庫區文化等資源,培育生态旅遊、休閑觀光農業等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在充分享受美麗鄉村幸福感的同時提升經濟收入的獲得感,實作赤錫鄉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通過了解赤錫鄉的生态治理模式後,團支部成員深有感悟,新時代下我們既要充分挖掘“金山銀山”,更應當呵護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

綿綿芋頭意,拳拳故鄉情

團支部來到了赤錫鄉“芋頭王子”企業辦公室,對永泰縣鄉村振興優秀青年人才代表盧金光進行結構式訪談,挖掘人才振興與鄉村振興的聯系。

沿尋赤錫發展軌迹,緻力綠色鄉村振興

團支部與盧金光先生進行訪談交流

盧金光先生打造“芋頭王子”品牌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團支部成員,在訪談過程中,盧金光先生講述了他艱苦的創業經曆以及在助力赤錫鄉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問及創業過程,盧金光先生說到,創業之路必定是孤獨的,但一定要時刻銘記創業初心,心懷堅定的社會責任感,一定會成為成功創業的幸運兒。團支部員中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大賽的賴夢楠同學深有感悟:年輕人創業不光要有沖勁,更要銘記自己的創業初心,絕對不能忘本。

沿尋赤錫發展軌迹,緻力綠色鄉村振興

團支部師生同芋頭王子創始人于加工廠合影留念 團支部師生同芋頭王子創始人于加工廠合影留念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鄉村振興需要人才來做好頂層設計,需要打通産業節點,針對地方位置優勢,講好當地故事。福大學子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充分利用高校智庫資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地上的各鄉村共同探索合作道路,科學規劃發展藍圖、精準施策、紮實推進,以青春之力助力鄉村振興。

為人民辦實事,助力鄉村振興

團支部來到赤錫鄉“芋頭王子”企業加工廠,在工廠負責人的帶領下了解并參與到槟榔芋生産流水線加工的全過程。

實踐成員戴上口罩、手套、衛生帽,參與到槟榔芋生産流水線加工中的每一環節,從削芋、切芋、搬芋、檢芋到最後的包裝塑封。通過與流水線勞工的訪談中了解到,“芋頭王子”企業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崗位,帶動當地農民增收,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赤錫鄉産業振興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芋頭王子”一方面收獲了創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取得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巨大社會效益。

沿尋赤錫發展軌迹,緻力綠色鄉村振興

團支部成員體驗芋頭包裝工作

團支部成員用自己的行動诠釋着“芋頭王子”的故事,在一下午的勞動實踐中,成員體悟到,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赤錫鄉鄉村振興需要選好赤錫故事,講好赤錫故事,繼續打通産業節點,以産業振興直接推動當地的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

圖/福州大學2019級社會學團支部

文/福州大學2019級社會學團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