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人群中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許多年輕人都把痛風不當回事兒,認為痛風這種疾病是中老年人才會患得,就仗着自己年輕,平時不注意飲食,胡吃海喝。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導緻了很多年輕人加入了痛風人群的隊伍,使得痛風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并且很多年輕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痛風之後,大部分人都不會很重視這個病或者也沒去接受正規的治療,這就導緻病情急速發展,短短時間痛風部位就長了“痛風石”。

王巍組長查房
9月初,武漢同普痛風醫院就接診了這麼一位18歲就長出了痛風石的小夥子。據當時接診的武漢同普痛風醫院的王巍組長回憶,當時該患者來院時,是被家人用輪椅推送過來的。剛來門診時,小潘自述,自己的雙側腳趾、右膝關節、右肘關節均有痛風症狀,并且左手小拇指長了痛風石,已經伸不直了。因其年紀較輕就有比較嚴重的痛風症狀和長出了痛風石,這給王巍組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了解,小潘是湖北黃岡人。第一次痛風發作的時候年僅16歲,他不了解痛風這個病。腳部關節紅腫熱痛,他并不陌生,因為平時磕着碰着也有這類症狀,是以沒覺得很嚴重,而且沒兩天,紅腫熱痛就消失了。但是沒多久後,關節又紅腫熱痛了,讓他有疑惑,于是家人帶他去醫院檢查,這才發現他患上了痛風。
當時醫生告知了痛風的危害,但是家人都沒有放在心上,發作了就吃點藥,也沒遵照醫囑進行控制飲食。由于不規範的治療方式以及沒有控制住飲食,二者結合起來導緻小潘的痛風依舊反複發作。
後來,小潘的腳踝、膝蓋也痛了,今年他的左手小拇指還長出來痛風石,他的爸爸因為他病情變嚴重而憂慮,嘗試了很多方法但都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後來了解到武漢同普痛風醫院是專業治療痛風的醫院,采用源頭治痛風的方式,已經幫助很多年輕的痛風患者擺脫了痛風的困擾,于是他爸爸立馬挂了号,第二天連忙帶着小潘前來就診。
在了解完小潘的病史之後,王巍組長經過詳細問診和深度檢查後,發現小潘的腳趾、膝關節、肘關節、痛風石等處存在大量的尿酸鹽結晶。為了幫助小潘更早地擺脫痛風疾病的困擾,王巍組長給小潘制定了從源頭治療的系統化治療方案,并且建議其最好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在征得小潘及其家屬的同意後,王巍組長便安排其入院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潘的痛風症狀得到了明顯的緩解,關節處比原來剛來時輕松多了,并且痛風石也明顯的變軟縮小了,這也堅定了小潘繼續治療的決心。
後續又治療了幾天,王巍組長觀察小潘的膝蓋、右肘關節症狀都消除,關節内的尿酸鹽結晶融解了一大半,痛風石也在變軟,各項情況都已經恢複正常達到了出院水準,于是王巍組長建議他帶藥回家鞏固治療 ,出院時小潘也表示:“會堅持治療,好好吃藥,控制飲食,定期回醫院複查。”
痛風是一種類似于糖尿病、高血壓的代謝類疾病,很多像小潘一樣的年輕人都認為自己不會患痛風,或者說痛風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當回事,結果這就導緻了自己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