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魚人真的像人們所說那樣,是一種冷血動物嗎?

作者:頭條百科圖文

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鳍的協調作用遊泳和憑上下颌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于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栖類(8%)五大類。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魚字拼音yu,魚類(fish)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

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三萬二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着占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國計有二千五百種,其中可供藥用的有百種以上,常見的藥用動物有海馬、海龍、黃鳝、鯉魚、鲫魚、鲟魚(鳔為魚鳔膠)、大黃魚(耳石為魚腦石)肝油(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主要原料。從各種魚肉裡可提取水解蛋白、細胞色素c、卵磷脂、腦磷脂等,河豚的肝髒和卵巢裡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來治療神經病、痙攣、惡性良性腫瘤等病症。大型魚類的膽汁可以提制“膽色素鈣鹽”,為人工制造牛黃的原料。魚類各綱之間的差異之大就如陸生脊椎動物各綱之間。一般認為,魚類是體滑而形如紡錘、呈流線型、具鳍、用鰓呼吸的水栖動物,但更多的種類不符合此定義。有的魚體極長,有的極短;有的側扁,有的扁平;有的鳍大或形狀複雜,有的退化乃至消化;口、眼、鼻孔、鰓開口形狀位置變化極大。魚類是人類的重要食物。過度捕撈、污染和環境變化都會破壞魚類資源,魚類捕食,有助于控制瘧疾等蚊傳疾病。魚是行為學、生理學、生态學及醫學的重要實驗動物。

魚人真的像人們所說那樣,是一種冷血動物嗎?

觀賞魚

魚是大部分是冷血動物,極少數為溫血動物,用鰓呼吸,具有颚和鳍。現存魚類可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軟骨魚類(如鲨魚等)和 硬骨魚類(線狀鳍和波狀鳍的魚類)。這兩種族群的魚類都首先出泥盆紀早期。線狀鳍魚中較進階的一群稱為硬骨魚,在侏羅紀時開始進化,已變成個體數量最多的魚類。另外也有數種已絕種的魚類。

魚,相伴人類走過了五千多年曆程,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的食品與觀賞寵物,但人們對什麼動物是“魚”,魚的定義應如何下,卻知者甚少。随着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魚所下的定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近五億年前,地球上生命曆程程序中發生了一次重大的飛躍,出現了最早的魚形動物,揭開了脊椎動物史的序幕,進而導緻動物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真正的魚類最早出現于三億餘年前,在整個悠久曆史過程中,曾經生存過大量的魚類,早已随着時間的消逝而消亡絕滅,生存在地球上的魚類,僅僅是後來出現、演化而來的極小的一部分種類。

魚人真的像人們所說那樣,是一種冷血動物嗎?

觀賞魚:孔雀魚

人類在很早以前就能識别物種,給以名稱,通常所說的“魚”包括水中的所有動物,因而把許多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均冠以魚名,把鲸、海豹、大鲵(娃娃魚)、烏賊、鱿魚、章魚、海星、海蜇、海綿、文昌魚等與魚類混為一談。

二千幾百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對魚類所下的定義是:“這一類(魚類)是由完全無知無覺的東西造出來的。變形之主以為在這一類中給予純潔的呼吸是不再值得的,因為它們是各種罪惡的後代,而存在着不潔之心。變形之主把它們投入水中,使它們通過深厚的污泥,來呼吸那神妙而純潔的空氣。這就是魚和牡蛎以及其他所有的水生動物,作為有了莫大的無知之罪而得到的處罰,被遙遠地分離開來了”。柏拉圖的觀點充滿了神創論。由于近代科學的發展,早已徹底否定了這種觀點。

我國漢代初期的《爾雅》就已經把動物分為蟲、魚、鳥、獸4類,其中魚包括了魚類、兩栖類、爬行類等低等脊椎動物及鲸和蝦、蟹、貝類等。

18世紀瑞典博物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1707~1778)創立了現代分類學,他在所著的《自然系統》一書中,他将動物界分為哺乳、鳥、兩栖、魚、昆蟲及蠕蟲等6綱。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誕生了系統分類學。從此,魚類的定義及包含範圍也就确定下來。

魚人真的像人們所說那樣,是一種冷血動物嗎?

魚的相冊

究竟哪些動物屬于“魚”?現代分類學家給“魚”下的定義是:終生生活在水裡、用鰓呼吸、用鳍遊泳的脊椎動物。魚類包括園口綱、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等三大類群、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大類,約占脊椎動物總數的48.1%.它們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洋裡,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我國現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約1000種左右。

魚的聽力很好。科學家發現,盡管很多魚外部沒有長耳朵,但是有特别設計的聲音接收器,可将聲波傳到内耳裡充滿液體的管狀結構。這些管道裡有特殊的細毛,叫纖毛,它們可以将聲音的脈沖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機制和化學反應傳到魚的腦子裡,在那裡進行處理。耳石是聽覺系統的一部分,和感覺細胞相連,在硬骨魚的聽覺/平衡機制裡起着很大的作用。耳石對科學家來說很有價值,他們依靠耳石來辨識魚的種類,還可以來判定一條魚的年齡——因為魚成長時,耳石每年會長出一輪同心圓。在顯微鏡下,科學家們可以看到并數這些同心圓。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使用者看個溜溜球、山川看不厭、使用者1751396847430、多喜樂常安甯參與編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