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劍王朝》中,姚笛飾演的葉甄十分明豔動人,吸引了很多觀衆的目光。
葉甄不僅外表美麗,還擁有高強的武功。10年間,葉甄不僅達到7境,而且可以一人對抗趙四和白山水兩位7境高手。
此外,葉甄還很擅長處理政事。即便是元武,也曾在自己兒子面前誇獎過葉甄的處事才能。

既然葉甄這麼優秀,又怎麼會坑死自己呢?
葉甄确實優秀,可是還有比她更優秀的人,比如元武、丁甯。
在劇中,葉甄與元武的博弈始終存在,而在這場博弈中,葉甄注定是輸家。
當初,元武與葉甄合作害死梁驚夢。雖然這兩人都是背叛者,但是兩人的地位是懸殊的。
元武是蘅王,自古以來,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以,即便人人覺得梁驚夢是冤枉的,可真正能記住他,願意為他複仇的人,又有幾個?
人人都隻會看見眼前好處,安心效忠蘅王,一切向前看。
但是葉甄是不同的,她是王後,也是臣子。雖然元武表面上對她十分信任,可生性多疑的元武怎麼可能真正相信一個曾經的背叛者。
元武對葉甄的不信任表現在諸多方面,比如我們始終沒有看到葉甄的兒子,而她要輔佐的太子明顯是别人的兒子。
不論别人如何挑撥離間,元武對元子初的信任遠遠超過葉甄。
在鹿山,當元武看到元子初的時候,馬上讓他回去替自己看家。要知道,家裡還有葉甄,一個可以替他代理政事的王後沒有能力守家嗎?
元武并不懷疑葉甄的能力,但是他要確定王權始終掌握在自家人手上,葉甄不是自家人。
元武不信任葉甄,葉甄當然明白,可是從她背叛梁驚夢的這一刻起,就失去了退路。那些痛恨元武的人已經把她劃入了黑名單。
在這之後,葉甄隻能依附于元武,為他出謀劃策。
當然,憑借葉甄的智慧和權術,她完全有機會培植自己的勢力,最後來一個忍辱負重的戲碼。但是,她這個人有自己的缺陷。
元武召回夜策冷,葉甄召回梁聯。在所有人看來,葉甄這麼做是在制衡夜策冷,至少元武會有這種想法。
可實際上呢,葉甄是入了丁甯挖的坑,認為梁聯與殺死獨孤侯的案件有關。此外,宋神書的死觸動了葉甄敏感的神經,她覺得梁驚夢要回來報複。
是以,葉甄從一開始就不可能獲得梁聯為自己所用。
因為葉甄的不信任,梁聯不得不為自己準備後路,為此,他故意放走了雲水宮的樊卓,留下與白山水合作的可能。
這必然會引發元武和葉甄的不滿,元武直接給了梁聯80軍棍,算是敲打。當然,我們可以推測出,元武給梁聯的不僅有敲打,還順着他的思路,讓其與白山水合作,繼而将其一網打盡。
在這件事上,梁聯沒有讓元武失望。他争取到了鹿山偷襲的機會,并且也沒有讓元武失望。事情做到這個份上,梁聯就沒有退路了,他必須一心一意争取侯位,是以他殺了樊卓,也殺了自己的軍師。
直到這時,葉甄依舊沒有打算給梁聯侯位。而元武順勢,讓梁聯位列11侯,将梁聯變成自己的人。
失去了梁聯,葉甄反應倒是及時,她馬上懇請元武給丁甯封賞。可惜,丁甯就是梁驚夢,怎麼可能接受她的封賞。
這樣一來,葉甄不僅失去了梁聯,也從來沒有獲得丁甯,她能用的人屈指可數,到最後隻用選擇利用孫醒。
葉甄本不是不識時務之人,她之是以會做出不識時務的表現,主要源于兩個原因:
第一,她過分在意自己的顔面,對于僭越之人,她必以嚴懲。
叛徒的身份始終讓她心中不安,一旦有人稍稍忤逆她,她便受不了。
白羊洞忤逆了她三次:第一次是沒有貢獻靈泉讓她種蓮,第二次是毀了封家的儀式,第三次便是丁甯沒有接受她的封賞。
是以,葉甄對薛忘虛和丁甯都非常不滿。
葉甄明明知道元武想稱霸天下,也知道薛忘虛和丁甯以及白羊洞是蘅國的重要助力,但是她依舊不可能放過他們。
此前,葉甄讓薛忘虛與梁聯比武,已然要了薛忘虛大半條命,也已經引發了元武的不滿,可是葉甄依舊不肯收手。
第二,她迫切需要得到續天神訣,又沒有可用之人。
在與元武的博弈中,葉甄不能指望對方的感情,隻能讓自己不斷變得強大,讓對方覺得自己是有用之人。是以,葉甄迫切需要獲得續天神訣。
這不是最大的問題,問題是她選了孫醒這個人。
孫醒去岷山劍會,與故人們相見,不下殺手是不可能的。他這麼做等于破壞岷山劍會,得罪岷山劍宗,這根本就是在給蘅王添堵。
為了得到續天神訣,葉甄身邊的宮女直接殺了薛忘虛,妄圖讓丁甯慘敗,這又一次觸碰了所有人的心理底線。
在岷山劍會上,當着方侯和監天司的面這麼做,這背後的勢力大家已然能猜出一二。
案件擺在眼前,岷山劍宗不查是丢臉,監天司若是不查也是失職,白羊洞也不是好欺負的。
如果這個案件水落石出之時,蘅國的有才之人會不會寒心,元武的仗還要不要打了?
事已至此,葉甄雖然整天都很折騰,可是,她折騰到最後,反而落得悲慘收場。在與元武的博弈中,她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注定是個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