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陳小對,今天我們來聊聊睡眠音樂。
音樂,是對我們城市漂泊靈魂的最好慰藉,不用花錢就可以擁有的取暖存在。被音樂填滿的出租屋,好像顯得沒那麼空蕩了。

臨睡前,我常喜歡點開酷狗音樂,它裡面有很多可選的電台版塊,我常點開 “輕松”、“清吧”、“咖啡廳”等類目下的歌曲,聽到好聽的也總是收藏起來,還特地在自己的收藏清單了分了個“睡眠曲”,專門搜集我喜歡的助眠音樂。
每個人心性不同,會反映到音樂的喜愛上的,唱k的時候最能深切感受,搶着唱的熱曲會有那麼幾首,但終歸每個人拿手的歌,會不一緻,就像每個人的性格,千面多姿,故與不同的人去k歌,總能重新整理增長自己的樂庫。
我一直偏愛輕松積極的歌曲,很有節奏感的鼓聲總是能瞬間抓住我耳朵,也向來不喜聒噪的dj音樂和纏綿的失戀情歌。
如:久石讓的《summer》,那活潑可愛的音樂一起,調動着惬意神經,輕快的鋼琴曲讓人想起兒時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莫名的小确幸。它還是那部知名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題曲。
還有:roberto danova的《love is around》、karunesh的《spirits of the forest》、valentin的《a little story》,火影忍者插曲《i said i’ m naruto》……
我認為,臨睡前很适合聽些輕靈的小調,曲子裡靈動簡約,充滿希望,從白天緊繃的生活到晚間舒适的睡眠得到過渡緩沖,讓身與心放慢。
如:宗次郎的《故鄉的原風景》,陶笛吹出,聽來悠悠,瞬間被溫暖感動包裹,回憶被拉回到很久的過去。陳小春版《鹿鼎記》、古天樂版《神雕俠侶》裡曾多次作為背景音樂響起,溫婉動人。
還有:矶村由紀子的《夢》、enya的《the sally gardens》、bandari純音樂《snowdreams》、仙劍奇俠傳《靈兒的世界》……
喜歡的話,甚至把胎教音樂、佛教音樂拿來做睡眠音樂也未嘗不可。八音盒,古筝的曲調也很适合放松心情。總之能讓心變安靜就是很棒的助眠音樂。
如:《漁舟唱晚》,說起這首歌,那就衆人皆識了,至少中央電視台很愛用,點點古筝敲來,從悠然到快節奏,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磅礴畫面就在腦中形成。這首樂曲是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筝獨奏曲。也許是全世界所有電視欄目中播放時間最長的音樂了。
還有:八音盒版《天空之城》、蒙古語版佛教歌曲《六字真言頌》、mars lasar的《amy‘s lullaby》……
聽助眠音樂,按下播放鍵的那一刻,音樂就走進心裡了,由心底擴散的舒緩蔓延至每個細胞。心湖被微風拂過,水面蕩起一層層漣漪,緩緩的,内心跟着音樂一起流動、輕晃。
如:希臘演奏家yanni(雅尼)創作的《with an ochid》,曲風跳躍,閉上眼睛感受,猶如萬物初生,時而繁花似錦,時而流水悅悅,每一個調裡都是明媚暢快。它還被香港鳳凰衛視指定用樂。
還有:nicholas gunn的《quinta essentia》、zee avi的《siboh kitak nangis》、侃侃的《滴答》……
安靜的時候聽輕音樂,熱鬧的時候要聽動感的音樂。音樂總能觸動到心裡最柔軟的地方,或感動,或喜悅,或悲傷。我一直覺得音樂的感動應該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用“看”花哨的舞步、俊美的臉龐輔助出來的。
那麼,你會怎麼“聽”助眠音樂呢?用什麼方式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