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訊 “裸奔”:2016 年網民人均被洩八條個人資訊

報告顯示,2016年發現的網站漏洞,可洩露個人資訊60.5億條;實名制資訊和上網行為記錄的洩露,比想象的還要多

騙子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實施精準詐騙,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騙子詳細掌握了你的個人資訊。最新研究顯示,有大量公民個人資訊洩露是由于網站存在安全漏洞導緻。

3月30日,補天漏洞響應平台(下稱補天平台)在補天白帽大會上釋出《2016年網站洩露個人資訊形勢分析報告》(下稱《報告》)披露,2016年發現的網站漏洞可能導緻超過60億條個人資訊洩露。

單個漏洞最多洩露個人資訊超5億條

2016年,補天平台共收錄可導緻個人資訊洩露的網站漏洞359個,約占補天平台全年漏洞收錄總數的1%,涉及319個網站。

這359個可導緻個人資訊洩露的網站漏洞,總計可能洩露個人資訊60.5億條,比2015年的55.3億條增長了9.4%;平均每個漏洞可導緻1685萬條個人資訊洩露,比2015年的392萬條增加了近3倍。

《報告》顯示,共有20個網站漏洞可能洩露的個人資訊都在5000萬條以上,其中還有兩個漏洞可能洩露的個人資訊都在5億條以上。

“每一個使用者的一組資訊稱為一條。”360企業安全研究院首席安全研究員裴智勇解釋,比如,一個帳号密碼組合是一條資訊,但同時這條資訊下面還可能附有這個使用者的注冊郵箱、注冊電話等,“整個這一套資訊記錄,算作一條個人資訊”。

洩露實名資訊和行為記錄助推詐騙

《報告》發現,可能洩露的公民個人資訊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各類網站、遊戲賬号、電子郵箱等使用者的賬号和密碼,約25.3%的網站漏洞總計可能洩露6.1億條使用者帳号密碼資訊。

第二類是實名資訊。各類實名注冊網站的大資料裡包括了使用者姓名、電話、家庭住址、身份證号等實名資訊,一旦被盜可直接用于網絡詐騙。《報告》統計,約58.5%的網站漏洞總計可能洩露42.3億條使用者實名資訊。

還有一類是使用者上網行為記錄。“你浏覽過什麼網站,買過什麼東西,甚至開過什麼房,都在上網行為記錄裡。”裴智勇說。《報告》稱,約62.4%的網站漏洞可能洩露40.1億條使用者的行為記錄。

裴智勇分析,過去人們印象中的資訊洩露,可能就是帳号密碼洩露,但這次《報告》顯示,實名制資訊和上網行為記錄資訊的洩露,卻占了更大的比重。

“帳号密碼被盜後,裡面有錢的可能就被盜了,郵箱被盜的可能被人發送垃圾郵件。但實名資訊和上網行為記錄洩露後,直接就可以實行網絡詐騙。”裴智勇說,“帳号密碼洩露以後你可以改,但實名不可能改,家庭位址也很難改。”

《報告》特别說明,由于網站資料形式的多樣性,一個網站漏洞可能洩露的個人資訊類型未必單一,約5.3%的漏洞會同時洩露上述三種不同類型的個人資訊,約35.9%的漏洞會同時洩露上述兩種不同類型的個人資訊。

半數以上企業未修複漏洞

《報告》在補天平台已收錄且已在工信部備案的企業網站中,選擇了it/網際網路、金融、教育教育訓練、汽車交通、生産制造、電信營運商、醫療衛生、生活服務等八個行業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從可能洩露個人資訊的數量來看,電信營運商(19.4億條)、it/網際網路(1.9億條)、金融(2.5億條)網站可能洩露的個人資訊數量最多。《報告》指出,雖然金融行業網站的漏洞數量少于it/網際網路行業,但是涉及的個人資訊數量卻比it/網際網路行業多出了0.6億條。

從單個漏洞可能洩露的個人資訊數量看,電信營運商以5876.8萬條/洞遙遙領先,其次是金融行業網站1381.1萬條/洞。《報告》顯示,單個漏洞可能洩露個人資訊條數超過600萬條的行業,還有it/網際網路行業(663.8萬條/洞)和醫療衛生行業(604.1萬條/洞)。

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網站并不重視這類危及使用者個人資訊安全的漏洞,沒有及時修複。“因為使用者資訊洩露了對網站沒有任何直接損失,但這産生的社會危害非常大。”裴智勇表示。

補天平台在今年1月曾釋出《2016年中國網站安全漏洞形勢分析報告》,針對的不僅是可能洩露個人資訊的網站漏洞。該報告對2016年補天平台的備案網站漏洞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平均漏洞修複率僅為42.9%。

财新記者在該報告中看到,從高危漏洞修複率來看,金融網站的修複率最高,占83.3%;其次是電信營運商網站,占75.6%。

“漏洞修複率最低的行業是房地産,隻有不到40%。我們發現确實有幾家大型房地産中介機構,不是一定洩露了,但存在一定漏洞,而且修複率最低。”裴智勇透露。

個人資訊可輕易變現

财新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個人資訊洩露的主要途徑有三種,一是黑客利用網站漏洞竊取,二是内部員工非法盜賣,三是在木馬或釣魚網站上中招。

在個人資訊洩露的各種原因中,裴智勇表示,網站漏洞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憑我們目前已知的情況,超過一半以上肯定是通過漏洞來洩露的。”

被洩露的公民個人資訊,在黑市上可以輕易變現。裴智勇告訴财新記者,單種類型的個人資訊很便宜,五塊錢可以買100條“網銀四大件”,即使用者的姓名、帳号、密碼、手機号,得到手機号後即可實施詐騙,“我們驗證過,80%以上都是有效的”。

相對而言,組合資訊更值錢。裴智勇披露,這類資訊通常由多個途徑擷取的個人資訊組合而成,可以賣到幾百元和上千元。“七百塊可以把各種各樣的資訊都買全了。除了‘四大件’,家庭住址、親友關系、上什麼網、開什麼房、坐過什麼飛機等都有。”

值得注意的是,做個人資訊販賣生意的,不僅有黑市地下交易,還存在部分合法企業,打着資訊咨詢服務的旗号,參與個人資訊或企業資訊的販賣。

“有很多企業存在這種公開的活動。比如,你向它咨詢某個人的資訊,它把從各個管道買來的資訊賣給你。”裴智勇透露。

“裸奔”防不勝防

目前,個人資訊洩露問題已經觸動了越來越多人的敏感神經。如何才能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不要随便留位址姓名?我個人覺得這都是徒勞。”裴智勇表示,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個人往往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個人的資訊,比如個人無法阻止網站資訊的洩露。

“再比如,去年流行一種手機木馬病毒,即使你個人安全意識強,避開了它的陷阱,但你無法保證你的朋友不會中招。利用手機通訊錄,不法分子也可以通過你朋友的手機向你發送詐騙短信,你可能會收到你朋友發來的帶毒連結等。”裴智勇解釋。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第38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總數達7.1億。再根據本次《報告》統計的個人資訊洩露總數60.5億條推算,相當于平均每個網民有八到九條資訊洩露。

“基本人人都在‘裸奔’,哪位資訊沒洩露隻能算你太幸運了。”裴智勇認為,從今天開始加強資訊保護,也許下一代人就能擺脫這個魔咒。“我們的資訊已經洩露出去不可挽回了,隻有希望那些新生的人,在未來能避免這種情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