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文/雨叔

能以家庭的角度,描寫女性細膩的成長曆程,這樣的電影真的難得一見。

鄭秀文主演的《花椒之味》,充滿了女性對于家庭歸宿的意願,即使,她們之間隔着同父異母的代溝,但在彼此感情的牽絆之下,依舊希望能夠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這部電影改編自著名香港女作家張小娴的《我的愛如此麻辣》,以父親的去世為開場,講述了三個相隔不同地域的女兒,在喪禮之上彼此相識,進而以生前父親開的火鍋店而結緣。火鍋店對于她們三姐妹來說雖然是父親留下的遺産,但對于她們卻是放在心上的包裹。

不過,也正是因為火鍋店找到了曾經屬于她們的回憶。火鍋店就像過去的自己,在不斷的成長之中,與自己達成了和解。對于她們,不僅有血緣之間的羁絆,更多的是情感面臨的共同遭遇。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作品從整體故事的發展看,略顯單調,但它的風格非常細膩。有一種對于人生,五味雜陳的感歎。這也呼應了片名《花椒之味》,花椒,沒有成熟之前是青色,總有一種難以入口的麻味。成熟之後的花椒則是紅色,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夠辣。但當和其他食材一同放入鍋中時,又是難以言述的火鍋味。

正如此,電影以火鍋店開始,通過她們父親的突然去世,為她們留下的難以愈合的傷痛,而也正火鍋店,讓她們三個姐妹從新和過去的自己達到和解。

常言道“人生若隻如初見,何必去忍受人走茶涼的心酸”。人生因為離别充滿了不同的味道,對于她們父親,輾轉于三個女人之間,一次次的分别,最後隻能蝸居在火鍋店中來回味往事。

《花椒之味》這樣的故事,是關于三個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她們的父親夏亮則是将他們都聯系到了一塊。因為自己的“花心”使得三個女兒從小就缺乏父愛。從小就在心靈上留下了傷疤。

大女兒夏如樹(鄭秀文飾),是他70年代在香港生下的第一個女兒。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二女兒夏如枝(賴雅妍飾),是他80年代在台北和前任張雅玲(劉瑞琪飾)相愛生下的第二個女兒。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三女兒夏如果(李曉峰飾),則是他90年代回到大陸之後生下的第三個女兒。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一段心酸的往事,在彼此的記憶間沉浮。曾經的父親,在香港成家,生下如樹之後,便不告而别前往了香港,對于她,即便多年之後因母親病危而回歸,也并沒有提起相别之後的往事,和她還有兩個姐妹。

也正是以,成為了她一直揮之不去的糾結。

相比之下,如枝同樣也是被父親抛棄,之後母親便嫁給了另一個男人。但盡管如此,并沒有是以而斷絕與親生父親的關系,時常從台北來到香港。父親也同樣成了她揮之不去的陰影。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如果,從小則是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與奶奶相依為命長大。對于她,缺失的同樣是父愛。

她們之間如同花椒的青色,嫩綠,羞澀卻淡淡之中充滿了一絲麻味。她們的父親,沉醉其中,被欲望所麻醉,完全忘記了所帶來的傷痛。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這種味道,青澀讓人充滿了占有的欲望。殊不知才是最苦,最辛,最麻的味道,它沒有紅色那種通透的辣,沒有最後與其他食材結合之後的百味,有的隻是單調,不成熟的麻味。

麻味代表的正是她們起初的父親,一味貪多,麻醉其中。

在感情的世界裡,總是充滿了愛與被愛,傷與被傷。它有着自己的溫度,像火一樣熱。

對于她們三姐妹的母親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緣分般的相遇到最後真摯相愛,濃情似水。但卻往往因為另一個人的插足而變得複雜。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而她們随着在原生家庭之中的長大,這種影響就像一種意識一般萦繞在頭腦之中。如樹是如此,一方面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注,另一方面對于童年抛棄她們母女的陰影一直耿耿于懷。

對于她總想去更多地了解,父親生前的點滴經曆。但對于父親的閉口不言,對于他生病住院,卻對自己不提一個字,更促使她想去更多的了解。

對于如枝,外表看似堅強,從小将撞球作為她的愛好,一直不被母親所了解,但親生父親的鼓勵讓她堅持了下來。即便,不能親自去賽場看他比賽,但在電視熒幕面前看她比賽,依舊是她内心最大的鼓勵。也正是如此,成為了她一直走下去的心理後盾。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相比之下,如果作為其中最小的女兒,不僅活潑,更是年輕時尚。從小就缺失父愛,對于她,不同于她的兩個姐姐一樣,誰是父親的真愛。在她心裡一直以為,從未走進過父親的心裡,更不用說在意。

她們三姐妹表面看似了無牽挂的背後,實則充滿了她們父親的背影。或是因為陪伴,或是因為鼓勵,或是放在心上。都說明了在彼此的感情之中,那如辣椒一般的情感羁絆。

這就是當花椒真正成熟之後的辣味,一方面獨具個性的展現着自我,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被忽視。是以,都有了屬于自己的辣味。

這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開始,更想借此去找到真正的自我,也是一種獨立意識的覺醒。

相比簡單的花椒,火鍋的味道要比花椒更加的複雜,其中的每一道材料都是不可或缺的。

它雜糅了各種食材,除了花椒,還有酒,然後煮成了一鍋料理。這就像歲月沉澱之下的傷疤,原有的疤痕已經成為了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隻能去适應它。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這也正是三姐妹之間的感情糾葛。曾經造成的傷痛,隻能最後一點點去彌補。或許曾經會因為彼此間的多一點關愛而争風吃醋,但随着時間的不斷流逝,也在一點點與過去的自己進行和解。

她們之間的和解,就像無意之間翻到曾經父親留下的賬本,都能在上面找到屬于自己的回憶。

也像她們三個姐妹,從在火鍋店初次相識,到一塊經營火鍋店,再到最後找到自己的回憶。都是停留在她們的獨特味道。

傷痛如何被治愈,《花椒之味》道盡了其中的百味人生相識之初的青色花椒情感糾結之中的紅色花椒現實沖擊之下的火鍋味

這種味道,似一種人生。隻有當你真正的走過一些彎路之後,才會恍然大悟。初次相遇,是一種懵懂,但當真正的剝開之後,就會體會到其中真正的溫度。

也許,就是這樣,在不經意之間,才能找到獨屬的秘方。如同一直難以摸清的火鍋秘方,與其說是秘方,不如說将自己的回憶熬成了火鍋料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