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讀《東坡傳》:離你最近的這三種人,才是人生的貴人

文 香兒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個人能否成才成功,與身邊的人的影響,最為密切相關。

近日再讀《東坡傳》,梳理了蘇東坡的人生軌迹後,對這一觀點尤為贊同。

曆經坎坷,仍然熱愛生活,樂觀豁達,全面發展的文學大家,蘇東坡的成才成功,就得益于離他最近的這三類貴人的影響。

那麼,是哪三種貴人呢?

1.人生最重要的貴人--父母

首先是父母。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優秀,孩子也會受益良多。

蘇東坡出生在四川眉山一個沃野千裡,盛産荷花的小鎮上,蘇家是個小康之家。

父親蘇詢和進士家庭出身的母親程氏,非常重視孩子的文化教育,對于蘇東坡的成長,有着明确的培養規劃意識。

首先是“圈養”,要求孩子學習文化知識,考取功名,光耀門楣。

白天上完私塾課後,晚上蘇東坡還要和弟弟蘇轍就着煤油燈下,在父母親面前讀書,複習白天的功課。

11歲蘇東坡就被送入中等學校學習,誦讀大量的經史詩文,備考科舉考試。

20歲時由父親蘇洵帶着和弟弟蘇轍進京赴考,在388人參加的考試中,蘇東坡以優等的第二名考中進士,初露才華,驚動京圈。

其次是“散養”,充分保護、釋放孩子的天性。

放學後,蘇東坡才可以和弟弟蘇轍玩耍。有時在庭院裡窺鳥,或是在菜園掘土,或是到村中趕集,度過一段有趣的童年生活。

此外,蘇東坡父母還注重言傳身教,培養孩子善良正直、志向遠大的品質。

蘇母程氏教蘇東坡學《後漢書·範滂傳》,其主要講述範滂正直不屈,敢于揭惡,範母深明大義,對兒子為正義而犧牲的了解和支援的故事。

蘇東坡在學完這篇文章後,向母親程氏問道“母親,我長大後做範滂這樣的人,你願不願意?”

蘇母回答道“你諾能做範滂,難道我不能做範滂的母親?”

蘇東坡小小年紀就胸有鴻鹄之志,在當時的傳統封建社會裡,和蘇母的眼界、格局是分不開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蘇東坡的前半生,是父母用愛意和陪伴,來呵護兒子成才成功的碩果展現。

可見,在孩子的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能夠擁有重視文化,願意陪伴,對孩子的培養有遠見,格局大的父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2.人生最親密的貴人--伴侶

其次是伴侶,因為他|她是陪伴你一生的戰友。

王弗是蘇東坡的結發之妻,性情安穩,聰明能幹,堪稱蘇東坡的賢内助。

每當蘇東坡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東坡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

王弗侍親甚孝,對蘇東坡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笃,恩愛有加。

蘇東坡有時過于坦白直率。王弗擔心禍從口出,便經常在屏風後靜聽,等人走後提醒他不要見人就講真心話,提防泛泛之交。這就是王弗與丈夫蘇東坡之間“幕後聽言”的故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王弗去世後,蘇東坡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松樹以寄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蘇東坡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生性溫柔,極其崇拜蘇東坡。

王閏之伴随蘇東坡走過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曆經“烏台詩案”,黃州貶谪,在蘇東坡的官海沉浮中,與之同甘共苦。

最困難時,和蘇東坡一起采摘野菜,赤腳耕田,變着法子給蘇東坡解悶。王閏之逝世後,蘇東坡痛斷肝腸,期盼“惟有同穴”。

王朝雲是王閏之從歌舞班中買來的侍女,被蘇東坡收為侍妾,被蘇東坡稱為“天女維摩”,認為是最懂他的紅顔知己,“惟有朝雲能識我”。是以,蘇東坡寫給王朝雲的詩歌也最多。

蘇東坡一生中擁有的妻妾紅顔知己,有他特定的社會因素,但對現代女性而言,這樣的蘇東坡是不讨喜的。

不過,縱觀蘇東坡的一生,不管是在備受器重、意氣風發的高光時刻,還是處于四處漂泊遷徙的低谷時期,所幸皆有溫柔體貼,了解信任,欣賞仰慕丈夫的妻妾陪伴左右。

為人丈夫,枕邊人不就是他的貴人嗎?

3 人生最不可或缺的貴人--摯友

最後是摯友,因為多個摯友多條路,摯友多了路好走。

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熱情坦蕩,天真率性,蘇東坡的朋友圈也随着他的人生際遇的變化,而不斷強大起來。

亦弟亦友,情同手足的蘇轍,與蘇東坡,一生緊密相連,榮辱與共。

尚在幼年時,和蘇東坡一起進私塾品讀經文,一起進京赴考,一起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兄弟情深。

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捕入獄後,蘇轍多方設法營救,不惜以向朝廷納還自己的官職來還得哥哥蘇東坡的平安。迫于各方面的營救和輿論壓力,蘇東坡才得以輕判,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

甚是嚴父伯樂的張方平和歐陽修。

蘇東坡進京赴考時就得到張方平的熱情接待,并引薦給當時北宋文壇上的重量級大家歐陽修。

對蘇東坡的文風底蘊,歐陽修贊不絕口,對他的兒子說,“30年後,無人再讨論老夫”。

對離家在外刻苦考取功名的蘇東坡來說,張方平情同嚴父;歐陽修無疑是蘇東坡仕途路上的伯樂呀。

志趣相投的佛學摯友:佛印。

佛印與蘇東坡兩人對佛學都有所研究,他們相處的過程更是極其有趣。

某日,兩人看見一尊手持佛珠的觀音像。

蘇東坡問道:“觀音自己是佛,為什麼還數手裡的那串念珠?”

佛印答曰:噢,她也是像普通人一樣禱告求佛呀。

蘇東坡又問:她向誰禱告?

佛印:“像她自己禱告。”

蘇東坡不解:“這是何故?她是觀音菩薩,為什麼向她自己禱告?”

佛印:“你知道的,求人難,求人不如求己呀。”

除了張方平,歐陽修,佛印這些較為世人所知的朋友以外,蘇東坡的朋友圈還包括蘇門四學士的張耒、晁補之、黃庭堅、秦觀;驸馬爺王诜;還有詩僧參寥……

他們,都是豪邁爽快的蘇東坡漫漫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摯友和貴人。

細讀《東坡傳》後,猛然發現:蘇東坡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是有迹可循的,離不開父母親的大格局和有規劃的培養意識;離不開妻妾的忠心相伴;離不開摯友的榮辱與共。

他的父母;他的伴侶;他的摯友;就是蘇東坡的貴人。

但願我們每一個凡夫俗子,在這三種貴人的輔助下,在滾燙又頗具煙火氣的生活,繼續乘風破浪,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人生。

再讀《東坡傳》:離你最近的這三種人,才是人生的貴人

繼續閱讀